期刊目录网

钻孔灌注桩浮笼的预防__期刊目录网,论文发表,发表论文,职称论文,名

所属栏目:自动化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2011-02-25浏览量:109   

副标题#e#摘要本文针对钻孔灌注桩在浇捣砼过程中,存在钢筋笼上浮弊端,系统分析
  了其上浮机理和主要因素,并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相应各关键控制点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钢筋笼上浮;基本情况;主要因素;预防措施;
  1概述
  钻孔灌注桩在灌注砼过程中,钢筋笼发生不同程度的上浮,是施工中时有出现的情况。以往,我们曾采用过一些强制性措施来预防。如:在笼顶与机台之间用钢管支撑起来等,虽也取得过一点效果,可是,在上浮的力量很大时,钢管不是被顶弯,就是连机台也顶起来了,浮笼问题依旧得不到妥善解决。
  然而,预防浮笼的可能性存在吗?怎样才能进行有效的预防呢?质量要求的严肃性,迫使我们不得不由表及里认真地剖析一下浮笼的内在原因,以求找出破解这一难题的方法。
  2    基本情况
  我们知道,一个物体当受到外力作用时,才会发生位移(运动)。可见,钢筋笼的上浮,是受到了向上外力作用的结果。但是,这个外力是如何产生的,它又受哪些因素制约呢?为此,我们不妨先从现场的直观体验入手,去感悟一下其中的奥秘。
  2.1第一种情况
  桩孔内的钢筋笼是半笼(即:设计的笼
  长仅为孔深的2/3或更少,间称“半笼”),
  在以下情况易发生浮笼。
  1)、当桩孔内砼顶已近笼底,若连续、
  快速供砼,同时又大幅度上提、下放导管,且导管下行速度很快。此时,孔内砼便会快
  
  速上返,产生很大的向上作用力,使钢筋笼急速上移,极易造成大幅度浮笼。
  2)、桩孔内砼顶部分出现稠化现象,流动性变差。在桩孔深度较大,灌注时间较长,埋管又长时间处于深度较大的情况下,导管内外砼面高度相对变小,压差下降,导管内的砼下降速度和导管外的砼(即孔内砼)上升速度也变慢。此时,若上下活动导管频率低,幅度也小的话,孔内砼(特别是处于顶面附近的初灌砼)便会逐渐稠化。当孔内砼向上运动时,会大大增加砼与笼间的摩擦力(即产生很大的向上作用力),出现近似笼被托起的情况,造成大幅度的浮笼。更有甚者,若砼顶部分已接近初凝状态,还会因导管无法拔出而发生严重的卡管事故。
  2.2第二种情况
  若桩孔较浅,钢筋笼是下到孔底的全笼,由于笼的重量较轻,在以下情况下也易产生浮笼。
  1)、开始灌注砼时,若连续、快速供砼,孔内砼快速上返,产生的向上作用力很大,往往也足以导致钢筋笼向上移动造成浮笼。
  2)、若开始灌注的砼坍落度过低,流动性很差,即使孔内砼上返的速度不太快,也会产生很大的向上作用力造成浮笼(近似笼被托起的情况)。
  采用商品砼,砼车在机台旁直接供砼
  时,若操作不当,更易出现以上情况。
  下面我们可以建立一个简单的不等式,来形象的看看钢筋笼受力的不同情况。
  设:
  向下的作用力为:
  F1-钢筋笼的自重
  F2-钢筋笼与孔壁间的摩擦力
  向上的作用力为:
  F3-泥浆对钢筋笼的浮力
  F-使钢筋笼产生向上移动的作用力
  则:可列出钢筋笼在桩孔内的两种受力
  情况
  F≤(F1+F2)-F3………………(1)
  F>(F1+F2)-F3………………(2)
  可见,在(1)式情况下,钢筋笼处于静
  止状态,F的临界值为:F=(F1+F2)-F3。此时,钢筋笼处于临界状态;在(2)式情况下,F值大于临界值,钢筋笼产生上浮。F值大于临界值越多,笼的上浮速度就越快。
  通过以上关系式,我们可以把F1、F2和F3视为不变的定量(在任意已确定的桩孔中),只有F值是一个变量。
  根据以上提及的两种直观情况,我们可
  以从定性的角度找出导致F值增大的主要因素如下:
  1)、孔内砼上返速度越大,F值也越大。产生此情况的条件:
  a)连续、快速供砼。
  b)导管大幅度、快速向下运动。
  2)、孔内砼坍#p#副标题#e#落度小,流动性差,内摩
  阻很大。砼上返时大大增加了砼与笼间的摩擦力,F值也越大。产生此情况的条件:
  a)初灌的砼坍落度太小(正常情况下,它一直处于孔内砼的顶面部分)。
  b)孔内砼的顶面部分出现稠化现象,
  内摩阻增大,流动性变差。
  3预防措施
  在弄清了影响F值增大的因素后,我们便可以在灌砼的全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主动性,并及时采取控制F值增大的有效措施:
  1)、第一车商品砼必须测定坍落度,保
  证初灌砼的坍落度控制在18-22cm。
  2)、若桩孔较浅、笼较轻,在确保初灌
  埋管深度不小于1.0m的前提下,尽量避免快速供砼(同时应观察有无浮笼现象),待砼面进入笼内3-5m情况无异后,再正常上下活动导管,并按正常速度灌注砼。切忌初灌时连续快速供砼,这是防止初灌浮笼的关键。
  3)、灌注中,当砼顶面将接触半笼的笼
  底时,须及时减缓灌注砼的速度,减少导管活动频率和幅度,尤其要减慢导管的下行速度,并保持5m左右的埋管深度(因埋管深度太小时,孔内砼上返快)。待砼顶进入笼内3-5m(此时应密切注意笼的动静)情况无异后,再按正常速度灌注砼。
  4)、从初灌开始,在灌注砼的全过程中,皆不可埋管太深(一般控制在8-10m),在确保最小埋管深度不小于2m的情况下,应频繁大幅度活动导管(孔壁极不稳定的孔除外),既可起到捣实桩身砼的作用,又可有效的防止砼产生稠化现象(尤其是在顶面的初灌砼)。
  5)、尽量缩短灌注成桩的时间(尤其在深孔作业时),千方百计保持灌注的连续性,严防因供砼及各种原因引起中途停顿次数过多,或停顿时间过长导致孔内砼稠化,甚至初凝而造成质量事故(在停顿期间,须由专人操作,频繁、大幅度上下活动导管,延缓孔内砼的稠化)。
  6)、若因各种原因出现意外的浮笼情况时,应立即暂停灌注,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后再继续灌注,严防继续大幅度浮笼(对于因其他客观原因造成的浮笼,如:采用法兰导管灌注时,易产生导管挂笼的情况等等,不在本文探讨之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