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目录网

绞吸式挖泥船泥泵效率及施工工况分析

所属栏目:机械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2011-02-25浏览量:478   

  摘 要:本文从分析绞吸式挖泥船泥泵的技术性能入手,论述了研制开发及如何提高泥泵效率的有效途径,并对实际施工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关键词:挖泥船 泥泵效率 特性曲线 流量 浓度 排距 汽蚀

  绞吸式挖泥船是工程船舶中一种常见的挖泥船,是目前世界上拥有数量最多的一种挖泥船。由于其产量高、成本低、施工质量优良、它能够将挖掘输送、排出和处理泥浆等工序一次完成。在城市建设、港口建设、航道疏浚、环保清淤和河湖治理中,广泛使用。

  泥泵作为绞吸式挖泥船中的最主要设备,它的性能和效率对整船的性能和生产效率影响很大。其工作特性参数大致表征了该挖泥船的性能。功率消耗一般要占全船能量供给的60%~75%。

  我们从挖泥船的生产量表达式M=QP(Q:输送流量,P:泥浆浓度)可知,流量和泥浆浓度是影响挖泥船生产效率的两个重要因素。如何提高挖泥船的综合效益,一般来说,首先想到的是提高泥泵的效率。一是提高泥泵的输送流量,二是提高泥泵吸入泥浆的浓度,或者二者兼而有之,从两方面都进行提高。

  一、 泥泵效率分析

  1.泥泵的主要性能参数

  泥泵的主要性能参数有:流量、扬程、功率、效率等。

  1)流量Q

  流量指在单位时间内泥泵排出的水或泥浆的体积,常用的单位有m3/h或m3/s.当已知泥浆在排泥管中的流量时

  Q=3600WV Q: 体积流量m3/h W: 排泥管截面积m2 (W=πD2/4)

  V=排泥管流速,m/s, 通常用染色法测定。

  2)扬程H

  扬程指单位质量的液体通过泥泵后能量增加的数值,单位为米水柱,以三种形式存在,即压能、动能、和位能。

  3)功率N

  功率N反映泥泵在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单位:Kw。指原动机传到泵轴上的功率,一般称轴功率Ns。

  4)效率η

  效率η泥泵输出液体的有效功率与轴功率之比,是一个技术经济指标。

  2. 泥泵特性曲线

  泥泵的主要参数在施工过程中有一定的变化范围,引起泥泵参数的变化,大多是由工作情况参数不相同发生的。如排泥管高度变化时,泥泵排除阻力受其影响而变动,引起泥泵排出扬程变化,同时亦引起流量、功率等参数的变化,因此泥泵性能参数的变化,可归结为输泥特性及吸排泥条件变化所致。

  泥泵各性能参数的变化虽起因于泥泵的工作条件所取,但各参数变化的范围与相互关系不是任意的,而是服从于泥泵自身的规律,通常采用图像的形式来表示泥泵各参数的变化规律,反映主要性能参数之间内部变化规律的曲线称之为泥泵的性能或特性曲线。

  泥泵的输出特性,随土质变化而变化,由于挖泥船施工中所开挖的土质差异较大,很难用同一种土质来代表泥泵输出某种浓度的特性,所以用输送清水的特性曲线作为泥泵的特性曲线。

  泥泵的输出特性与输水特性存在一定关系,利用清水特性曲线与土质资料,可以绘制不同土质,各种泥泵浓度下的特性曲线。

  目前情况下,泥泵的输清水状态的特性曲线通过理论计算还难以实现,一般通过实验手段对该泵的性能参数进行测试后绘出。

  测试泥泵特性曲线时,一般以流量为参照,其他参数都和流量发生关系。如图所示,包括以下几种参数。

  1)流量—扬程(Q—H)曲线

  泥泵的扬程与流量之间关系曲线称为流量—扬程曲线,泥泵的扬程是随着流量增加而逐渐减少下降的,是一条倾斜向下的曲线。

  2)流量—功率(Q—N)曲线

  泥泵的轴功率与流量之间关系曲线称为流量—功率曲线,泥泵的轴功率随着流量的增大而逐渐增大,是一条向上倾斜的曲线。

  3)流量—效率(Q—η)曲线

  泥泵的效率与流量之间的关系曲线称为流量—效率曲线,从图中看出:曲线呈弧顶状。说明泥泵的工作存在一个#p#副标题#e#高效区。泥泵在高效区工作,则可获得较高的工作效率及较好的经济效益。

  4)最大真空限制曲线和真空(Q—M)曲线:是反映泥泵吸入能力及限制条件的曲线。

  最大真空限制曲线又称为最大允许吸上真空度曲线,表明:当某一流量下吸入真空值超过最大允许吸上真空时,泥泵会发生汽蚀,汽蚀现象的发生将对泥泵叶轮及泵壳产生水击、受到特有的蚀坏(表面有麻坑),使泥泵使用寿命大大降低,同时伴有震动和噪音。

  3. 关于泥泵的两个定律

  1)相似定律

  由于种种原因,操作人员常把泥泵主机转速予以改变,此时其扬程、流量及功率均有相应改变,改变规律遵循相似定律(清水时)。

  2)切割定律

  外界施工情况的改变,如短排距施工,或者由于主机与泥泵不匹配时,通常把泥泵叶轮的直径割小,以使主机不再超负荷。也就是说在切割叶轮外径后,即可获得参数较小的泥泵特性。在泥泵转速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适应施工的需要。其特性的变化近似地符合下列关系。

  4. 泥泵的扬程损耗

  对泥泵而言,外界施工工况如土质、挖深、排高及排远等诸因素确定下来,其工作点即扬程、流量等参数亦随之基本确定。泥泵的扬程损耗可分为吸入扬程损耗(Hi)和排出扬程损耗(Ho)两部分。即:H=∑Hi+∑Ho

  吸入扬程损耗∑Hi是指吸泥的压头损耗;提升泥浆至水面的扬程损耗;把泥浆从水面提升至泥泵中心线的扬程损耗;吸泥管的沿程扬程损耗。∑Hi的数值约3~6m。

  ∑Ho是系统排出端扬程损耗的总和。即

  ∑Ho=Hf+Hj+Hv+Hz

  1)排管的沿程摩擦阻力扬程损失Hf

  Hf=λp 式中:

  λ:摩阻系数。λ=0.015~0.022 P:泥浆比重。t/m3

  V: 排泥管内的泥浆流速。m/s

  L: 排管折算总长度。L=L1+(1.2~1.3)L2

  L1: 陆上管长度。 L2:水上管长度。 D:排管直径。

  2) 排管的管道局部阻力扬程损失Hj

  指管道中的弯道、变径管、接头等引起的损耗。可取Hj=(01~0.2)Hf

  3)速度扬程损失Hv Hv= p

  4)排高扬程损失Hz Hz=pZ

  式中Z:排管出口至水面的高差。

  值得指出的是,泥泵运行的工况,不仅与泥泵的性能曲线有关,而且与吸、排泥管线的布置施工工况的变动有关。施工的工况不同,如吸泥管吸泥深度的变化、排泥管的长度不同、水上管的弯曲及打弯等,吸、排泥系统输泥阻力的变动必然影响到泥泵的运行工况,特别是对泥泵的输出扬程和流量有较大的影响。

  5. 泥泵的研发

  我国泥泵的研发、设计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尚存在较大的差距。近年来我们以成功引进国外先进成熟船型泥泵为依托,消化、吸收其优点长处,并使之国产化,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如安徽疏浚股份有限公司在“百船工程”项目中,通过引进荷兰IHC公司的先进技术、挖泥船设计和关键设备,合作造船,于1998年5月成功建造出百船工程第一船“江河一号”。一艘Beaver1600绞吸式挖泥船。随后又承担的“九五”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国产化项目—1600型斗轮式挖泥船,包括泥泵的研制和国产化,着力提高泥泵的效能和耐磨性,延长使用寿命。对于挖泥船关键设备泥泵来讲,研制内容着重以下几方面:

  1)依据国外高性能样泵的技术资料,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吸收其优点长处,并借助计算机模拟分析,探讨其水利模型和各种特性,对结果进行水力学分析,探索泥泵的优化途径,提高泥泵的综合性#p#副标题#e#能,并做出模型泵进行试验验证。

  2)研究泥泵进出口流速、叶片的液流角度,降低泥浆对叶片表面的冲击,减少叶轮及泵壳的磨损。经水利模型试验后,完成选型设计与结构设计,对设计出的叶轮流道和泵壳流道进行计算机流动分析。调整设计结果,使之达到满意的流动分析结果。

  3)耐磨材料的研制,目前国内在耐磨材料的研制方面取得了较快的进展。泥泵的过流件一般均采用了耐磨合金及高铬铸铁等材料,具有优良的抗磨性能,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4)泥浆泵应具有较好的吸入性和输出性,使之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和良好的防汽蚀性能。

  5)严格控制分泥咀的空隙量,分泥咀是泥泵壳磨损最严重的部位,也是影响泥泵效率的关键因素。分泥咀磨损后与叶轮之间的空隙量加大,而空隙量越大,产生的涡流也越大,由于涡流大,泥泵磨损加快,泥泵效率降低,控制分泥咀的间隙是提高泥泵效率的重要环节之一。

  6. 提高泥泵的输送流量

  由泥泵特性曲线可知:流量与扬程、功率有关。要使泥泵的排出流量增加,一是增加泥泵原动机—挖泥船主机的输出功率,二是降低挖泥船的扬程。三是要提高排泥管道内的泥浆流速。

  绞吸式挖泥船自定型建造开始,就先确定清水流量,选择发动机,因此挖泥船主机的输出功率是固定的,我们只能从改进泥泵的内部结构,减少泥泵内部的水利损失、机械摩擦损失等,来提高有效功率,即泥泵的效率。

  当承担的疏浚工程确定后,相应的施工工况条件也就基本确定,如开挖的土质、所需的排距及相应的排高,因此所需的扬程也基本确定。提高泥泵的输送流量,其关键就是要提高排泥管内的泥浆流速、保证泥泵有较大的输送流量。在实际施工中提高流速的方法有:

  1)縮短排距。在工程开工前架设管线时,要对现场进行认真的勘测,力求将排距控制在最短;

  2)管线的架设力求顺直,尽量减小爬坡、转弯的次数,减少泥浆在管内的阻力;

  3)降低排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降低排高,可以降低水头损失、提高流速。

  4)减小挖深。在相同土质的情况下,挖深越大,流速越小。因此在吹填工程,可适当减小挖深;

  5)减少浮、潜管的使用。1m浮管相当于1.67m岸管,1m潜管相当于1.14m岸管,因此减少浮、潜管的使用,可以减小泥浆在排泥管内的阻力,提高流速;

  6)在泥泵柴油机允许的情况下,提高泥泵的转速,可有效增加泥泵的初始能,提高流速;

  7)定期检查,减少泵壳分泥咀的间隙,减小叶轮与衬板之间的间隙,提高泥泵的效率;

  8)即时清障。保证排泥管的畅通;

  9)在泥泵柴油机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增大管头直径;

  10)不断研究新材料,采用摩擦阻力小的材料制作排泥管;

  在实际工作中,泥泵的排出流量减少情况的主要原因:第一、泥泵的吸入能力受阻,使得排出流量下降。如吸泥口以及泥泵内堵塞异物等。第二、泥泵内部泄露量增大,使得效率降低。主要是泥泵内高压区向低压区的回水。第三、当排泥管出现堵塞、排泥高度增加时导致的排出阻力加大,使泥泵的排出压力增加,使得泥泵内压与动能进行转换、流速降低后流量下降。

  这就要求挖泥船的操作人员要全面了解施工工况和设备状况。及时发现并防止流量下降,在施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扬程,提高泥浆流速,保证泥泵有稳定和高效的流量输出。

  7. 提高泥泵吸入泥浆浓度

  土质是影响泥浆浓度的主要因素,在土质一定的情况下,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提高泥泵吸入泥浆浓度:

  1)选择适当的绞刀入泥厚度。土质不同,绞刀最佳入泥厚度也不同,入泥太簿,浓度无法上去,入泥太厚,横移困难,浓度也无法上去。只有选取最适当的入泥厚度,才能达到最佳横移速度、最好的浓度。

  2)适当的绞刀前移距。对于较硬的土质。铰刀每次的前移距离应较小,而对于较软的土质,铰刀每次的前移距离可#p#副标题#e#以较大些。对于相同的土质,如果铰刀每次的前移距离过大,开挖起来相对困难,浓度难以提高。而如果过小,铰刀空转,难以挖到泥,浓度也难以提高。

  3)不同的土质采用不同的铰刀。淤泥、淤泥质土、泥炭、松散到中密的砂等松软土质,应选用前端直径较大的冠型平刃铰刀,对于粘土、亚粘土宜选用方形齿的铰刀,对于坚硬土质,宜选用直径较小的尖齿铰刀,对岩石宜采用可换齿的岩石铰刀。

  4)采用水下泵。水下泵距吸泥口较近,将泥砂从海底提升到水下泵所需的真空度越低,所能获得的浓度越大。

  5)在近海施工时,充分利用低潮位施工,这样铰刀桥架的倾角较小,将泥砂提升到泥泵所需的真空度较小,浓度也会更好。

  目前国内对于无水下泥泵的绞吸式挖泥船开挖常见的粘性土时,开挖淤泥泥浆最大浓度可达30%,平均浓度为20%~24%;开挖粘土泥浆最大浓度可达25%.平均浓度为15%~18%。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使泥浆浓度处在平均浓度以上,接近最高浓度,并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当泥浆浓度超高(如超过30%),泥泵的排出压力也必须增加、超过泥泵的负荷能力时,所需要的压能就相应增加;这只有靠泥泵内部的动能转换而来,造成了泥泵的排出流量降低,总的输送土方量会出现不增反降的情况。这还要冒着一定的风险,因为此时极易发生堵管子现象,也需要用一段时间抽清水以冲洗排泥管路。同时,真空度增高至允许吸上极限时,泥泵也容易发生气蚀现象。由此可见,维持较高的泥浆浓度并不是要追求过高的真空度。

  维持泥浆浓度还必须兼顾土质的类别,一般而言,对于土质颗粒大的砂类土,为防止泥砂沉淀,宜使泥浆浓度降低;对于粉砂和粘性土、壤土,悬浮质成分较高而推移质成分较少,可适当提高其泥浆浓度。

  具体船型在特定工况泥浆浓度、真空度的适合值及最高控制值,可通过现场试验来确定。正常施工状态时,按照20%~25%的泥浆浓度测定值来确定挖泥船操作的真空度值。

  二、 泥泵运行工况分析

  挖泥船在施工中,保证泥泵系统保持均衡的泥浆浓度,才能使泥泵在不超载的情况下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这就要求挖泥船的驾驶人员从真空表、压力表的变化来判断,继而通过调整挖泥状态使泥泵保持较高的泥浆浓度。

  真空表反映了开挖断面的泥水混合物在压力差作用下进入泥泵的吸入扬程损耗情况。当挖深加大、泥土含量增多时,需要的吸入扬程损耗就高,真空表显示为增大现象。

  压力表则反映了沿排泥管输送泥浆时的阻力变化情况。当泥浆浓度增大时,由于泥浆比重大于清水比重而使泥泵的输出压力增高。这时,泥泵的输送流量将会下降。

  挖泥船在操作中,保持合适、稳定的泥浆浓度就是将真空表、压力表控制在适当值上,使排泥管内的流速相对稳定并大于临界流速。

  临界流速就是使泥浆在排泥管内输送过程中不发生沉淀和堵塞的最低流速。临界流速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主要与排泥管直径、土质类别有关。当排泥管内的临界流速小于该土质的临界流速时,管内泥砂就会沉淀;沉淀之后的泥砂将使排泥管的通流面积减小,严重时甚至将排泥管堵塞,使正常施工无法进行。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处理:

  1.吸泥口及泥泵堵塞

  挖泥船在开挖断面土层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异物,如木块石块、砖块、苇草、渔网等,在泥泵吸力作用下,与泥浆一并被吸到吸泥口处,造成吸泥口的部分堵塞或全部堵塞。

  这时由于吸泥口补充进水量不足,故引起吸入扬程加大,随着泥浆浓度的增加,可见真空表读数明显上升。吸泥口若完全堵塞时,真空表读数达到最大值。

  由于异物堵塞吸泥口影响到吸泥口进水量减少,则泥泵受其影响输出压力有所下降,可见压力表明显下降。堵塞严重时压力表下降较多。

  判断吸泥口堵塞的方法是:停止挖泥动作,使泥泵处于抽清水状态,#p#副标题#e#进一步观察真空表值、压力表值。如与正常抽清水状态时不同,可初步判定。马上停止挖泥船主机工作,将绞刀架提升至水面以上进行清除。

  另外一种吸泥口堵塞的情况是由于绞刀腔内大量积土造成,常见于水上或水下大量塌方所致。由于塌方土层堆积在绞刀处阻止进水形成真空表值增大,称为吸入高真空。处理方法是横移或退船以改变绞刀位置。

  为防止泥泵堵塞一般采取办法,一是在吸泥口加焊有阻挡异物的格栅,二是在吸泥管路下设置沉石箱。格栅不宜焊的过密,以免吸泥口通流面积减小,真空消耗大、从而影响施工效率;而沉石箱结构也只能进入一些较重的石块等异物,仍然会有异物进入泥泵。因此,沉石箱应定期进行清空,以发挥沉石箱的作用。

  在挖泥船运行中,当出现真空表中上升、压力表下降的异常情况时,判断是吸泥口堵塞还是泥泵堵塞,一是听泥泵是否有异常声音,二是观察压力表的数值是否稳定,三是先检查和排除吸泥口是否堵塞,再检查泥泵。

  2.吸空现象

  吸空现象是指挖泥船吸入空气和前述的吸泥管被完全堵塞时引起高真空两种情况。吸入空气一般是由于驾驶员精力分散,忘记了绞刀架正在提升,使吸泥口高出水面。吸入高真空是由于水上方塌方引起浪涌的波谷正处于吸泥口致使空气进入吸泥管内。

  由于离心式泥泵无自吸能力,不能排出吸泥管内的空气,处于不能工作的状态,此时真空表、压力表数值趋于零。一旦泥泵突然丧失负荷后,驱动泥泵的主机突然卸荷可能引起挖泥船主机的“飞车”,严重时引起泥泵、主机及全船发生剧烈振动,对机械不利。并可能造成泥泵的汽蚀,从而縮短泥泵的寿命。

  显然,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避免吸空现象的发生。为防止吸空后的飞车,现在挖泥船普遍安装“调速器”,以使主机转速限制在一定安全数值之内。

  3. 长排距施工

  远排距是指扬程一定时,排距达到和超过挖泥船设计排距的情况,泥泵在长排距施工出现的问题是由于泥泵输送阻力的增加而使排出的压力增大,所须的压能只能有动能转化而来,相应地会出现流速降低以及流量下降的现象。当流速低于开挖土质的临界流速时,将导致泥浆沉淀、甚至堵管子现象。

  长排距施工还容易出现“水锤”现象。产生的原因大多是因为长排距施工时绞刀吸泥口由断面土层塌落而产生局部真空所致。管路两侧水流同时向真空处加速流动而产生碰撞。其后果是在碰撞部位产生较大的能量,对排泥管路造成损坏。如“水锤”发生在排泥胶管部位,将使胶管“起包”,甚至破裂或使相连的水上管拔脱;如“水锤”发生在岸管连接处,将使连接法兰以及密封圈损坏,甚至使排泥管破断。

  长排距施工时,一般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改善:

  1)选用外径较大、叶片较多的叶轮。这样泥泵产生的输出压力较大,满足长排距施工的要求。

  2)在挖泥施工操作中,控制好绞刀架下落的深度,防止吸泥口吸入高真空现象。

  3)在吸泥管上船体吃水线以下安装“真空释放阀”装置。当吸泥管内出现吸入真空时,吸泥管内负压增大,真空释放阀自动开启进行调节;吸泥口吸泥恢复正常后,真空释放阀自动关闭。

  4)在挖泥船尾部排泥管上安装“卸载阀”。一旦排泥管内出现负压区,卸载阀自动开启使外部空气进入排泥管;当排泥管泥浆正常流动时,卸载阀自动关闭。

  4. 短排距施工

  短排距施工是指施工中的排距远小于挖泥船设计排距的情况。短排距施工时,由于泥浆在排泥系统的沿程损失减少,所需的压能减少、转换为动能增加,泥泵排出的泥浆就以很高的流速排出,使得泥泵排出流量远远大于设计流量。这样泥泵及主机的输出功率增加,造成主机超负荷运行。因此主机的负荷不因排距的减少而成正比例降低。

  短排距施工的另一个后果是:在排出流量增加的同时,其吸入流量也相应增加,使得真空表值偏高;泥浆浓度稍微增加,就可使真空度值超过上限#p#副标题#e#,使泥泵及主机处于超负荷状态。

  短排距施工时,一般通过下述方法进行改善:

  1)换用外径较小,叶片数较少的泥泵叶轮。因泥泵的外缘直径较小时,泥泵在叶轮中圆周运动的速度减小,泥泵的排出压力降低,也比较适应短排距施工的工况。

  2)降低挖泥船主机的转速。当主机的转速降低后,其主机对泥泵的输出功率,通过降低泥泵轴转速的形式,也相应降低。即减少了泥泵的总扬程值,没有富余的能量转换为动能来增加流速,其流量仍然维持在设计流量。但是,主机转速的降低不是无限制的,长期低速运行将损坏柴油机原设计的工况,一般在额定转速的90%~100%范围内进行调节。

  3)在排泥管末端加装锥形短管,俗称“喷头”。其目的是增加喷头处的局部扬程损失,增加泥泵的排出阻力,使得排泥管所需压力值依然与设计排距大致相同,不能使减少的压能转换为动能。喷头的直径按照水力学柏努利方程进行计算,通常经验选取排泥管原直径的60%左右。这是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因而也常用。

  5. 泥泵的汽蚀

  如果泥泵在运行中产生较大的噪音和振动,并伴有流量、扬程和效率的降低,检修时可发现叶片入口处及附近区域有麻点式蜂窝状损坏,这是由于汽蚀所引起的破坏。在实际施工中,有许多泥泵是由汽蚀所损坏的。

  我们知道,物质的液态和汽态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而相互转化的温度与外界压力有关,如水在一个大气压作用下在1000C时即可由液态转变为汽态。在200C时,水面压力降低到0.024个大气压,水就能沸腾。在一定的温度下,液体开始汽化的临界压力叫做汽化压力(Pv),泥泵通过旋转的叶轮对液体作功,使液体能量增加(包括动能和压能),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液体的速度和压力是变化的。

  泥泵叶片入口处是压力最低的地方,如果该处压力低于在该温度下的液体汽化压力Pv,就会有蒸汽及溶解在水的气体从液体中逸出,形成许多蒸汽和气体混合的小气泡,这些小气泡随液体流到高压区时,由于气泡内是汽化压力,而气泡圆周大于汽化压力,就产生了压差,气泡受压而重新凝结。在凝结过程中,液体质点从四周向气泡中心加速运动,在凝结的瞬间,质点相互撞击,产生很高的局部压力。这些气泡如果在金属表面附近破裂而凝结,则液体质点如弹头一样打击在金属表面上,在压力很大,频率很高的连续打击下,金属表面逐渐因疲劳而破坏,称其为剥蚀。在所产生的气泡中还杂有一些活泼气体,借助气泡凝结时放出的热量,对金属起化学腐蚀作用,在化学腐蚀和机械剥蚀的共同作用下,加快了金属损坏速度,这就是泥泵汽蚀产生的机理。

  提高泥泵抗汽蚀性能,以及研究、使用抗汽蚀材料,对于机械的正常运转,泥泵的工作效率及寿命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施工中,控制泥泵吸口真空度,使其低于允许吸上真空度。避免吸空现象,避免追求过高的泥浆浓度,都能够有效地防止汽蚀现象的产生。

  三、 结束语

  综以上所述,泥泵的效率,既与泥泵本身性能有很大关系以外,开挖的土质、施工工况,排距、排高和驾驶人员的操作水平等因素同样对影响泥泵效率有很大的关系。总之,绞吸式挖泥船泥泵的效率与多种因素有关,而这些因素往往是相互制约的,在施工中要合理选择有关参数并正确使用,掌握好各种因素的最佳组合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泥泵的效率。乃至提高挖泥船的整体生产效率。

  我们要在加快研制耐磨、高效泥泵的同时,加强疏浚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强化施工管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和驾驶操作技术水平,在施工过程中准确判断施工工况条件,以熟练的操作技术、先进的施工工艺,那么在同一设备、工况条件下提高生产效率获取理想的经济效益是完全可能的。

  参考文献:

  [1]刘守金.绞吸式挖泥船施工与管理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2]关醒凡.现代泵技术#p#副标题#e#手册 江苏理工大学 宇航出版社 1995

  [3]谢长宁.绞吸式挖泥船施工 机械疏浚专业委员会编 1997

  [4]交通部疏浚工程定额 交基发[1997]246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