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目录网

北方沙尘天气对广东省空气质量的影响

所属栏目:天文学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2011-02-25浏览量:106   

  前言:

  2010年3月中下旬,我国出现一次规模较大的沙尘暴天气。20日零点,浮尘主体从西部和西北部进入北京,并迅速向东南推进。21日起先后影响台湾、福建、香港和广东。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城市在3月15至21日API基本都在100以下,22日有部分城市API超出100,个别测站达到500以上,首要污染物均为可吸入颗粒物。粤东沿海是此次沙尘暴影响的重污染区,23日污染程度有所减轻,但仍较严重。广州空气质量继2009年4月26日第一次受到北方沙尘暴天气影响,再次受到了影响。这次沙尘天气对南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引起了市民的广泛关注。受沙尘暴影响,香港环保署最先作出反应,发布空气污染预警,各个部门即刻联手行动,发布警示,提供指引。与之相反的是,与香港一衣带水的深圳和珠三角其他城市,都没有向市民发出任何预警。有专家事后表示,事实上,由北方远道而来的沙尘暴,当时已经在珠三角的低层空气中弥漫。而深圳、广州等城市对出现浮尘天气的原因是什么,影响程度如何,至今还在争论之中,没有一个权威的信息发布。

  如何应对和改进现状,促进我国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体系建设,为市民日常活动提供健康指引的一项服务;如何使预报预警信息更通俗易懂、更贴近民生,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市民。2010年3月中下旬出现的较大规模沙尘暴天气给我省沙尘暴预警预报工作带来一些思考。

  一、沙尘影响广东空气质量的基本情况

  这次北方沙尘天气对广东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分四个阶段,如图1:

  迅速攀升阶段:3月21日11时至3月21日16时,短短5个小时,首先受到北方沙城影响的粤东某市国控测点的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由0.107mg/m3升至到该站最高值0.862mg/m3;

  高位稳定阶段:3月21日16时至3月22日12时,该国控测点的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一直比较稳定保持在0.8mg/m3附近;

  逐步下降阶段:3月22日12时至3月23日9时,该国控测点的可吸入颗粒物浓度降至0.467mg/m3;

  迅速下降阶段:3月23日9时至3月23日11时,2个小时内降至0.154mg/m3,已经接近于沙尘暴影响前的浓度水平。

  这次沙尘暴突袭广东,是由全省各地市空气自动监测网络发现的,首先从粤东的汕头站发现,随后珠三角的广州、东莞、深圳等市的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均监测到沙尘天气对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的影响,但气象部门并没有提前发出预警。环境监测部门经过事后的各种资料分析,包括风场、卫星遥感、环保监测数据等资料,都证明这是由北方沙尘带来的外来源引起的颗粒物浓度升高。但在这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的恶劣天气过程中,并没有一个部门发布相关信息,让市民得到相关的指引,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二、广州市的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会商机制

  为了实现“绿色亚运”的承诺,广州经过2009年4月23日北方沙尘的影响以及落实张广宁市长提出的“环保和气象部门无缝对接”工作要求,已初步建立起了预报预警机制和信息发布机制。

  1预报预警会商机制的建立

  1.1与气象部门无缝对接

  环保部门和气象部门拟定了两个部门的合作协议,制定空气质量预报会商、预警及信息发布方案,应急预案等五个合作方案。平常每天会商一次,亚运期间每天三次;建立信息发布机制,两个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能发布相关信息。对于容易令群众产生误解的气象数据和环境空气质量指标,由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双方会商,达成共识之后联合发布,统一信息发布口径和进行解释。

  建立了预报预警联动机制。根据广州市空气污染现状及气象特征,将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划分为3个等级,在出现极端不利气象条件,或者出现灰霾天气时,按照空气质量预报预警等级,分别启动相应的联动。

  1.2亚运空气质量保障广州市空气质量测报实施方案

  制定亚运空气质量保障广州市#p#副标题#e#空气质量测报实施方案。做法是:第一完善环境空气监测网络建设,拓展监测项目,如能见度、PM2.5等;第二建立健全环境空气质量专家会商、预报预警机制。第三是进行污染控制措施测试和预演,为亚运会期间环境空气质量测报工作探索并积累经验。第四是组织实施亚运会期间环境空气质量的监测与信息发布工作,明确环境空气质量信息发布方式、内容;明确极端不利气象条件下的预报会商机制和环境空气质量信息发布程序。为全面、准确地监测环境空气质量,及时发布环境空气质量信息,评估和测试环境空气质量保障措施的效果,并为亚运会期间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和采取污染控制应急措施提供技术支撑,

  2信息发布机制的建立

  2.1充实环境空气质量信息发布机制,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市民。

  1)以API指数为依据,结合能见度、PM2.5的监测情况和天气情况,在预报信息中,给予市民需要注意的意见。

  2)在极端不利天气条件下,除了按规定发布信息和预报外,考虑增加发布信息指引,如在能见度低,PM2.5以下的微细粒子高的情况下,测报未来6小时API指数可能的变化情况,及时给予市民信息,提出要注意的事项。

  3)在极端不利天气条件下,及时启动与气象部门的应急会商,提高信息交流频率,统一信息发布口径,实现联动和无缝对接。

  三.建议

  广东省气象部门目前并没有建立起沙尘天气的预警系统,因此,环保系统必须通过在全省范围内建立起来的空气自动监测网络,以省环境监测中心为平台,联合全省各市环境监测站,建立极端不利天气条件下的信息通报机制、会商机制和发布机制,环保部门就能掌握主动,在出现极端不利天气条件下,让市民及时得到相关指引。

  1)倡议各地级以上市在极端不利天气条件下,加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信息的互动、交流,建立在极端不利条件下监测站之间的会商机制,建立联络人制度。及时会商、分析原因,形成统一意见,突出我省环境监测系统在空气质量信息发布的权威地位,提高对社会的影响力。

  2)倡议每年召开不少于一次的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分析交流会,提高互动、交流水平,不断提高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能力。

  四、参考文献

  [1]张迪孙继松王华2004年北京市沙尘天气对空气质量影响的对比分析气象科技2005,vol.33,No.6:533-537

  [2]鲁然英田良刘铁军王剑锋沙尘天气对我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甘肃科技2005,vol.21,No.2:1-4

  [3]邱启鸿沙尘天气对北京市空气质量的影响及其预测预报环境科学研究2004,vol.17,No.1:56-58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