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目录网

谈《简•爱》独立意识里的爱情__期刊目录网,论文发表,发表论

所属栏目:推荐论文 发布时间:2011-02-25浏览量:65   

副标题#e#一.引言    
       1847年10月,英国出版了一本署名为柯勒•贝尔写的长篇小说--《简•爱》,作品一出现就引起了轰动,并不断地成为文学批评界的宠儿。一百五十多年来,全世界各地的读者一直都特别喜欢这部作品,高居畅销书排行榜的前列。当时驰名文坛的萨克雷在写给出版公司编辑的信上说:“《简•爱》使我非常感动、非常喜爱。请代我向作者致意和道谢,她的小说是我能花好多天来读的第一本英国小说。”《西敏寺评论》评价本书说:“肯定是这一季度的最佳小说……值得仔仔细细地读第二遍。”任何一部作品都是褒贬并存,《简•爱》也不例外。如:《每季评论》就说它“趣味低劣。”《镜报》上出现一篇言辞颇为尖刻的文章,称《简•爱》“践踏了受到我们祖先尊奉并一直使国人引以为荣的传统习俗”,在另一篇言辞更激进的文章里,玛格丽特•奥丽芬特把《简•爱》中的女主人公称作一个“新的罗马女战神”,她带来了“最令时代惊慌的革命”,言下之意,作品颇具叛逆性。
  的确,这是一部由女性作家创作的以女性作为主角的长篇小说,《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将其真实的身份掩饰在了一个中性化的名字后面,并摆脱了女性写作流行的书信体对男性话语权的妥协,而使用第一人称来体现作品中强烈的女性独立意识和对男权的反抗。它的叛逆性多被女性主义研究者阐发出来: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女性主义者们将《简•爱》读作女性反抗父权制压迫的胜利,颂扬简•爱自觉的“反抗的女性主义”。一百多年来,更多的人们将《简•爱》解读为女性意识、独立意识、反抗意识、平等意识、女性主体性的回归等等。但是,本文要讨论的是女性独立意识在强大的社会价值观念作用下的无助和在这种女性意识里的爱情。 

二.童年时期的经历和反叛
      有一句著名的话是“性格决定命运!”其实也可以反过来说,命运决定性格,特别是童年时期所经历的事情对一个人性格的形成有极大而不可逆转的影响。小孩子的心就如同一个裸露的核,随着的岁月的增长,那些遇到过的人、所经历过的事件和情感,便形成一层又一层抽象模糊的东西进入潜意识,从而影响我们的世界观,价值观,甚至爱情观。小孩子是一座不设防的城市,这座城市很容易就会被塑造成外界所意愿的那个样子,童年时期所在的环境犹如一个巨大的染缸,童年的心就浸在里面,对任何人事物的浸染都无法拒绝。 
       简•爱是个穷牧师的女儿,出生不久,父母便相继死去,她被舅舅所收养,受尽舅妈的歧视虐待。任何一个小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够被承认被重视,简很早就懂得拒绝沉默就是拒绝死亡的道理,她明白,“我必须说话!”必须与人沟通、与人交流,这样才能确认自我的身份,所以她要说话!由于父母的早逝,过早的开始孤独的生活,没有人爱她,没有人关心她,没有人同她说话。在一个小孩子的眼里,这个世界是多么的大啊,大到无法想像。当里德太太伤害她的时候,她明白再也没有第二个人会站在她面前保护她,她必须一个人战斗!她得不到交流,于是,她开始情绪化的发泄,开始反抗,开始使用激烈愤怒的言词。“红屋子事件”更加深了她对自己处境的认识:没有人承认她的话语。她虽然住在豪宅里,精神上却无家可归,她只能一个人在空空的屋子里与另一个自我对话,未成型的个人意识在这黑暗中自由驰骋,自由发展,碰撞出后来一切世界观和爱情观的关键可能性。后来她被送进劳渥德孤儿院。这里生活十分凄苦,孤儿们受冻挨饿,还会遭到毒打、凌辱,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一次疾病流行,夺去了简•爱的好友海伦的#p#副标题#e#生命。从此,她更加孤独。她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苦熬了八年,然而这八年的学习却构筑了简广博的知识、深刻的思想、自由的心灵,也培养了简许多传统而美好的品德。

三.桑菲尔德的对话-两个灵魂的交融
       苏格拉底说:人在形式上是无所区别的,容貌不能把人和人区别开来,一个人成为他自己,只是因为他的精神世界和任何人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一个人之所以与另一个人不同,是因为与众不同的个性,独特的思想。当我们说我们了解某某人的时候,一定是指我们了解他的思想,他的性格,他的爱好等一切抽象的东西。你之所以成为你,是因为你的思想,你的性格,你的爱好,你的价值观,人生观是独一无二的。那么在我们爱上一个人的时候,一定是指爱上了这个人身上独有的性格或品质,也就是,爱上了这个人的灵魂。
       简•爱与罗切斯特最初的关系是从愉快的交流开始的。二人的邂逅很有意味。罗切斯特的马摔伤了,他也受了伤,简•爱非常想帮他的忙,当时二人都不知道对方的身份。可是罗切斯特拒绝简•爱的好意,而且看都不看她一眼,而简•爱的执着、热心不免让他心动:“天这么晚了,先生,不看到你能够骑上马,我是不能让你一个人留在这荒凉的小路上的。”这句话触动了罗切斯特,这才引起他对简•爱的注意,也有了谈话的兴趣。 “你认为我漂亮吗?”“不,先生”,这句话对罗切斯特的震动可想而知,“你这个人有点特别”是他的第一反应。简•爱也意识到自己有点不礼貌,立刻向罗切斯特道歉并且解释一番,“先生,我说得太坦率了,请你原谅。我应该回答说关于外貌问题要作一个即兴的回答是不容易的,个人的审美力不同,美并不重要,或者诸如此类的话。”罗切斯特从前的女人,如法国美女赛莉娜当面吹捧他,赞美他,背后却说他是丑八怪,这是他心中的一道伤痕。而今天他面前的一个家庭女教师,一个相貌平平的贫民女子竟说他不漂亮。这样就与他从前的女人拉开了距离,也抬高了简•爱在罗切斯特心目中的地位。简•爱身上的直率和真诚是他从前的女人所不具备的,也是罗切斯特长期所寻求的。而道歉又使罗切斯特体会到这个女子的教养和善解人意。这使他把她看作精神上可以平等交流的人。
       童年时代,简•爱的激动,简•爱的痛苦,简•爱的愤怒得不到发泄,强大的环境压制着她的声音,于是,成年之后,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她依然常常是倾听的一方,沉默的一方。“我固然谈得比较少,可是我兴致勃勃地听他(罗切斯特)谈。他的天性就是爱谈话,他喜欢向一个没有见过世面的心灵透露一点世界上的情景和风气(我不是指它的腐败情景和邪恶风气,而是指由于表现的范围广、由于具有新奇的特点才变得有趣的那一些)。”作为一个难得的倾听者,罗切斯特先生后来向简•爱诉说自己在巴黎的私生活也证明他对简的信任和在心理上对简的重视,简的坦率真诚与才学胆识是她与社会抗争的资本,理智和道德力量是她赢得尊重的“水晶鞋”。 他对简说,“在我26岁的时候那年,我就对生活感到绝望了。”绝望的罗切斯特离开了英国,去了欧洲大陆,为了寻找一个能够爱上他的善良聪明的女子。然而命运又是如此的捉弄人,在他再次回到桑菲尔德庄园时,才真正遇到了一个用爱情来拯救他的人。 
       美学老师说,日久生情是很正常、很朴实的。在这样真诚的倾述与倾听之中,感情便生发了,并在某一瞬间迸发出了爱情。于是,爱上一个人的灵魂。对于罗切斯特,他爱上的是那个善良、自尊、自强、独立的简,而简爱上的是给予自己足够的尊重和平等地位的罗#p#副标题#e#切斯特。就像许巍的歌里唱的:“很多事来不及思考,就这样自然发生了…”爱情就这样奇妙,爱情就这样到来!

四.女性的尊严和爱情 
       罗切斯特不顾世人的议论,决心要娶简,要像娶贵族小姐一样,给她钻石珍宝,把她打扮得“像平地花坛一般闪光”,并要给她一半田产。但简并不贪图这些财宝,回答说:“我要你一半田产做什么?你以为我是个犹太放高利贷的人,想在田地上找好的投资吗?”在此深深体现着简个人的经济独立意识。
       不公平的生长环境,使简从小就向往平等、自由的爱,这就是她的爱情观。当他们结婚的那一天,简知道罗切斯特已有妻子时,她觉得自己必须要离开,她这样说道,“我会遵守上帝创造、由人批准的法规,我会坚持我清醒时,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发疯时服从的准则。法规和准则不光是为了没有诱惑的时刻,而是针对现在这样,肉体和灵魂起来抗拒它的严厉和苛刻的时候。它们再严厉也是不可破坏的。要是出于我个人的方便而加以违背,那它们还有什么价值?它们是有价值的—一我向来是这么相信的。”为了捍卫婚姻的纯洁与神圣,她走得很心痛,在美好富裕的生活诱惑下,在强烈的爱情的包围中,简毅然选择了离开,在她看来,自由、尊严、平等,永远是第一位的,永远神圣而不可侵犯!因此,她必须离开!她只有离开!
       小说最终提供了一个解决个人与社会矛盾的方式,也就是桑菲尔德的大火,这场有着诺亚方舟意味的大火将一切都摧毁重来,一切代表着物质的东西都成为灰烬,爱情终于抛却物质的羁绊,在灰烬中闪闪发光。罗切斯特再不能用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来试探她,而简也不再在尊严与爱之间矛盾,心中只剩下爱。虽然最终幸福的物质生活是残缺的,但是,正是这残缺的物质使精神得以绽放光芒,也正因为这场大火才使得罗切斯特和简都做出了最符合自己内心意愿的选择,于是,在罗切斯特的呼唤声中,简终于回到了罗切斯特的身边。 


参考文献:
苏珊•S.兰瑟,黄必康译。《虚构的权威——女性作家与叙述声音》。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夏洛蒂•勃朗特著,祝庆英译。《简爱》。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伊•谢•科恩著,佟景韩译。《自我论:个人与个人自我意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