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目录网

关于城镇空间结构规划发展途径的探讨__期刊目录网,论文发表,发表论

所属栏目:推荐论文 发布时间:2011-02-25浏览量:71   

副标题#e#摘要: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中国加入世贸,城市在区域乃至世界中的竞争愈加激烈,城市发展的轨迹也愈加无法预测,于是以寻求区域比较优势和竞争策略、为城市空间找寻最优发展方向为核心的发展战略规划和以确立近期行动计划为核心的近期建设规划成为近年来规划工作的热点。
  关键词:空间矛盾;结构规划;制度体系
  1.城市化发展时期区域空间矛盾的本质
  21世纪,全球进入高速经济增长阶段,我国也进入了快速城市化发展时期。在取得巨大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开发建设成就的同时出现了一些区域空间开发矛盾,主要表现为:城市蔓延式扩张造成的城市空间压力,城市边缘区及城中村的社会问题,区域内重复建设和外部不经济协调问题,地区协调发展问题,农村庞大剩余劳动力城市化过程中的转移问题,资源、能源短缺以及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这些空间矛盾的产生是快速城市化时期自由市场经济下的必然结果,尤其是对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空间矛盾的问题异常棘手,其解决途径是需要通过上级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和空间协调。具体说,区域空间矛盾的本质主要反映为以下几个方面。
  1.1快速城市化进程与土地资源稀缺之间的矛盾。尤其是地方政府扩大城市土地供给的需求和中央政府控制土地资源总量的矛盾,成为约束快速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因素。
  1.2城市空间快速增长与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滞后的矛盾。当城市空间增长速度高于基础设施配套的速度时,城市空间增长就成为一种负担,城市交通压力、城市边缘区、城中村等现象均是城市空间快速增长所带来的负担的一种表现。另一方面,城市边缘区、城中村成为容纳城市流动人口的特殊地域空间,影响了城市化的质量。
  1.3大城市功能区高度集聚与辐射带动力不强的矛盾。尤其是我国东北、中西部地区普遍存在核心大城市高度集聚,而周边中小规模城市实力偏弱的现象,导致县域经济发展缓慢,城市化动力不足,城市化水平偏低。相反,由于核心城市的辐射扩散能力不强,区域内其他城市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城市等级层次偏低,各区域普遍存在“城市链条中的塌陷”和中等规模城市缺失等问题。
  1.4区域内资源的趋同性与区域分工内在要求的矛盾。处于同一区域内的相邻城市在资源类型上多数具有相似性特征,导致区域内部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和不良竞争。
  1.5城市增长的需求与资源生态环境的矛盾。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等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对资源的过度开采利用,一方面可能造成资源的枯竭,形成城市产业空洞,另一方面也造成生态环境矛盾,严重影响了城市、区域的持续健康发展。
  1.6地方政府利益之间的矛盾。由于缺乏区域协调,地方政府从城市自身利益出发往往会造成基础设施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甚至因为外部不经济而导致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等问题,降低了城市区域整体性的社会经济效率。
  2.促进城镇化的空间规划途径
  近年来,许多地方政府乃至上级政府开始认识到城市的发展应当跳出个体框架的束缚,“城市的希望在于城市之外”(LewisMumford)。中央至省政府开始逐渐放松户籍制度,提出了五个统筹,城乡二元结构开始逐渐融合,城市规划方法也由孤岛式规划逐渐转向以城乡用地协调、区域生态格局保护为重要目标的区域协调规划。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中国加入世贸,城市在区域乃至世界中的竞争愈加激烈,城市发展的轨迹也愈加无法预测,于是以寻求区域比较优势和竞争策略、为城市空间找寻最优发展方向为核心的发展战略规划和以确立近期行动计划为核心的近期建设规划成为近年来规划工作的热点。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我国区域空间规划逐步形成了以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为主导,以各类专项规划和城镇密集地区、城市群、都市圈发展规划为补充的空间规划系列,基本明确#p#副标题#e#了以省域城镇发展战略规模等级、职能分工、空间布局,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域性生态环境资源保护为主要调控对象的空间规划编制内容,并探索了以区域空间开发管制为主的空间规划实施机制。针对我国社会经济转型时期空间发展的特征,为促进城乡地域的健康城镇化发展,在区域统筹及城乡统筹的空间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在空间规划理念方法上需要实现以下“十个转变”:
  2.1从发挥地区优势转变为促进国际化
  优势区域的发展不仅应看到其在相邻地区内优势的发挥,还应当将区位优势转变为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集聚国际产业和资本、吸引世界先进知识和技术的能力,促使该地区成为国际化的城市密集地带。通过培育区域内国际化龙头城市,使之成为区域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引擎。
  2.2从经济目标规划转变为区域发展目标规划
  确定经济目标的规划明显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区域的经济发展速度和规模变得越来越难以预测,而且对于培育区域竞争力没有裨益。应从两方面来理解区域发展目标,一是以区域发展的空间形态来确定该区域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些区域通常是都市连绵区,或分工明确、空间联系密集的城市群。另一方面,应从更为广泛的区域甚至跨国经济合作区域来审视城市群的地位与发展目标。
  2.3从追求经济规模增长为导向转变为以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为导向
  区域的持续健康发展不仅在于经济增长或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更关键的是在于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培育区域核心竞争力归根到底是要培育区域优势产业集群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培育产业集群主要通过延长产业链,并引导上下游产业在产业引导发展区域空间内进行综合布局,对于这些集群化区域具有正外部性作用的技术源和其他社会资本在规划、土地供应上给予优惠。针对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工业化中期的阶段性特征,需要通过充分吸纳国际制造业转移,挖掘地方民营资本,吸引人才技术的集聚,以提升企业经济活力。
  2.4从“堆砌填充”式规划转变为“问题导向”型规划
  以往的规划编制往往是现状资料的堆砌,内容的填充,虽然涉及到规划对象的方方面面,但重点问题没有突出,规划的目的显得不明确。快速城市化时期以面对区域矛盾为特征的区域空间规划应采取针对问题焦点提出解决方案的规划思路,并采用系统论的思维方法,对人口、产业经济、社会文化、土地、生态、资源等等区域面临的所有问题进行综合研究,其中每一个矛盾在不产生其他系统矛盾前提下的缓解将是区域核心竞争力水平的又一次提升。
  2.5从单一研究空间经济联系转变为综合研究物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种流所形成的网络
  城市密集地区区域空间结构的发展趋势将由中心地的空间(spaceofplace)转变为流的空间(spaceofflows)。对以“流”形成的区域空间结构的研究不仅是考虑空间经济联系,社会、文化等各种空间流态都是决定城市密集地区内部结构的重要因素,各种形态的人流、物流、经济流、信息流等互相交织,构成了区域空间网络结构的核心。城市密集区域的多核心或网络化特征主要反映在两方面,一是大城市产业转移引起的中等城市的地位上升,并获得了新的功能;二是相似规模的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加强,而形成功能分散化发展(相对于高度集聚的单核城市系统而言)的一体化空间系统。
  2.6从重视增长极核的区域发展理念转变为重视核心城市与城市化密集区域并重的理念
  增长极以及“点轴”开发模式一直是以城镇体系规划为代表的区域空间规划采用的发展理念。在促进城乡融合的健康城市化空间发展思想指导下,区域空间规划在确定各级核心城市作为区域增长极核的同时,还应当确定多个城市化引导区域作为未来可能形成的城市密集区进行重点培育。城市化引导区的空间范围内不仅包括各级具有综合功能的大#p#副标题#e#中城市,同时也是小城镇充分发育的区域。城市密集区域内城市体系网络化发展,不仅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心,具有强大的区域辐射带动能力,而且也是区域空间发展成为都市连绵区的核心载体。
  2.7从传统点轴式的区域空间结构模式转变为等级结构和空间联系网络构成的网络结构模式
  点轴式空间结构是从城市的等级结构和区域空间整体开发方向两方面描述区域空间结构形态,其空间开发轴线往往是依托于交通走廊,连接了区域交通条件最优的城市,空间规划确定开发轴线是通过培育优势城市,以带动区域城市化的发展。快速城市化时期,农村庞大剩余人口的转移压力如果仅依靠区域内少数大城市或优势城市消化并逐渐扩散到区域其他中小城市,必然会造成大城市空间迅速增长与基础设施发展滞后的矛盾,给城市空间带来压力;而其他中小城市也将因缺乏空间增长的动力而处于大城市的阴影区,大城市的带动扩散效应难以实现。健康城市化的方式应是彻底消除空间流动的瓶颈,将农村人口城市化的压力通过区域空间联系网络扩散到整个区域内的大中小城市以及小城镇,城市等级规模的差别仅成为城市化的空间成本差异的表现。
  2.8从单一发展城市用地或单一限制城市扩张的区域土地利用模式转变为通过总量控制和空间管制手段对城市建设用地、产业发展用地、生态控制区等进行综合统筹
  土地问题是快速城市化时期我国区域空间最显著的矛盾,以往的一味发展或一味限制城市建设占用土地的方法均存在难以协调的问题。从区域角度对土地进行统筹安排是解决城市土地问题的根本途径,其中需要同时运用两种空间规划手段,一是土地总量控制,在确保耕地储备和其他生态用地的前提下对城市土地的供应在区域范围内进行协调分配,以满足所有城市的土地供给;二是空间分区管制和引导,确定各人口集聚引导区、产业集聚引导区、以及各种生态控制地域和保护地域的空间范围、控制或引导调控指标体系和空间管制措施,对区域土地进行综合安排。
  2.9从通过参与城市竞争实现每个城市最大限度的增长转变为通过区域协作实现整个区域的协调发展
  区域协调的基础是城市负外部效益的降低和正外部效益的凸显。区域协调发展通过加强区域协作和土地、产业经济、基础设施等的空间统筹布局来实现。区域空间规划的任务应由寻找各城市的区域竞争力转向寻找各城市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角色,并为培育这一角色统筹安排城市所需的资源和区域基础设施,使城市竞争力确实转变为区域整体竞争力,实现区域城市体系的健康化发展。
  2.10从单一区域经济的宏观调控政策转变为保障区域社会经济合理发展的城市成长管理制度体系
  城市成长管理在于以一系列制度措施避免城市在快速空间扩张的过程中因为土地的不合理开发可能出现的各种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的不可持续威胁。城市成长管理制度除要求区域内各城市实行总量和增长边界控制、设置成长管制区,以严格控制土地资源流失、保障城市空间有序发展之外,还应实行城市土地开发中的公共设施配套开发制度,以及社区和环境影响报告制度,以保证城市、资源和环境的均衡持续发展。
  3.结语
  本文对城镇空间结构规划发展途径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希望对大小城镇建设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也希望对后续的深化研究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长春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Z].2004.
  [2]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中心.山东半岛城市群总体规划[Z].2005.
  [3]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1989.
  [4]仇保兴.集群结构与我国城镇化的协调发展[J].城市规划,2003,27(6):5-10.
  [5]张庭伟:1990年代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及其动力机制.城市规划,Vol.25(7)#p#副标题#e#,2001.
  [6]殷洁、张京祥:基于制度转型的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初探.人文地理,Vol.20(3),2005.
  [7]吴缚龙:中国的城市化与“新”城市主义.城市规划,No.8,2006.
  [8]胡军、孙莉:制度变迁与中国城市的发展及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变.人文地理,Vol.20(1),2005.
  [9]冯健、周一星:中国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进展与展望.地理科学进展,Vol.22(3),2003.
  [10]罗明义:《中国城市圈域经济发展态势分析》1999年第3期《思想战线》(云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