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目录网

郊区科技创新政策绩效评价

所属栏目:经济学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2021-03-25浏览量:154   

  都市郊区科技创新政策作为国家和所在省市科技类政策的补充,具有区域特殊性。本文构建了“政策-科技”二维科技创新政策分析框架,分析其政策体系的供需均衡状态,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其绩效,以期为科技创新产业提供更为积极和稳定的政策环境。

郊区科技创新政策绩效评价

  关键词:科技创新政策;二维政策框架;政策绩效

  1.引言

  都市郊区政策作为国家和所在省市政策的延续和补充,具有自身区域特点。都市郊区的科技创新政策只应用于本区域的科技创新行业,公开性不强,当前对其结构研究的相关文献鲜有。但是都市郊区科技创新政策的制定既需以上层政策为依据,又需结合自身特色,其供需均衡状态对当地科技创新产业的发展影响颇深。研究都市郊区的科技创新政策结构与绩效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科技创新政策二维分析框架

  政策工具是达成施政目标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政策制定过程分析对工具理性化的深化和总结,一系列的政策工具按照一定规则组合形成一个具体的政策文本[1]。因此,政策具有鲜明的结构性特征,本文从政策属性和科技属性两个维度构建科技政策分析框架。

  2.1X维度:政策属性维度

  基于国内外学者对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研究,将政策工具分为供给型、需求型和环境型三种类型[2],其中供给型政策包括与科技创新直接相关的资金投入、人才培育、技术支持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政策;需求型政策包括政府采购、知识产权、技术合同等领域的政策;而环境型政策包括目标规划、产业扶持、管理办法等涉及到文化、经济、制度等领域的政策。

  2.2Y维度:科技属性维度

  针对科技创新活动的特征,将科技创新政策的科技属性归纳为创新驱动战略、科技经费管理、科学技术研发、企业培育发展、知识产权工作五个方面。根据政策属性和科技属性维度的划分标准,构建都市郊区科技创新政策二维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

  3都市郊区科技创新政策绩效评价

  3.1科技政策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本文基于二维政策框架,建立科技创新政策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表1)。

  3.2评价方法

  为了消除指标权重确定的随意性及主观评价等问题,本文将采用熵值法对西青区科技创新政策实施绩效进行评价分析。该方法具体核算过程为:第一步:计算指标对数据同度量化。假设m个年份,n个评价指标,构成指标数据矩阵X=(xij)m×n,i=1,2,…,m,j=1,2,…,n(本文中m=7,n=15)。对各指标进行同度量化处理,来消除各指标的量纲和数量差异对指标影响。因为该模型有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具体计算公式如下:第四步:测算样本的综合评价值。采用测算单个指标的评价值。

  4结论

  本文以国家和所在省市的政策为基础优化都市郊区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与评价指标体系,突出都市郊区的特色,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以提升都市郊区的自主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和综合科技实力。

  参考文献

  [1]罗友和.现阶段我国科技创新状况的经济学分析与政策取向[J].生产力研究,2004(1):24-26.

  [2]江书军,庞克欣.河南省区域科技创新政策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创新科技,2018,18(11):25-27.

  [3]李萌鑫,包敏.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财政支持政策绩效评价———基于天津市的实证调查[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10):243.

  [4]薛阳,胡丽娜,冯银虎.基于信息熵和TOPSIS的内蒙古科技创新政策绩效评价[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7,39(06):511-515.

  作者:苑清敏 李杰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