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目录网

胡服骑射对男装裤子的影响

所属栏目:历史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2011-02-25浏览量:123   

  摘要: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力排众议,易胡服,练骑射。军队的战斗力迅速提高,打败了胡人的进攻。其他的国家也纷纷效仿,从此,胡服便渐渐流行开来,最终成为中华民族服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中便于从事射猎、放牧的满档长裤经过各个时期的不断演变,几乎成为现代男性唯一的下装。当然裤子的含义也由便于骑射、劳作、男权的象征、工业化的需要直至被赋予道德及审美等多方面的含义。

  关键词:胡服骑射男装裤子

  裤子几乎是现代男性唯一的下装,除了极少的地方和民族允许男人穿裙子以外,谁也不会怀疑,男人穿裤子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是在没有衣服之前,祖先们只是找些树叶或是兽皮围在人的腰间,挡住生殖器官,那就是最早的裙子,那时,男人和女人一样,都围着这个裙子,挂着一些贝壳、牙齿等装饰,围在洞穴里的火堆边一起跳舞,也不会觉得什么不妥。那么男人为什么要穿裤子呢?它的发展与胡服到底有什么联系?以下让我们来探讨一下:

  一.胡服骑射,使裤子得以流行开来

  我们可以将时光倒退回3000年前:周代宽衣博带的款式捱到群雄并起,诸侯争霸,战火连天的春秋战国之时,就显得有些累赘了,赵武灵王对此深有感悟。赵国地处北方,经常遭到北方游牧部族的扰攘抢掠,同时,周边强大的齐国、秦国也不是进犯。赵武灵王明白富国强兵才是惟一出路。当时,传统的车战已经逐渐被大规模的步兵和骑兵作战所取代。赵武灵王仔细考察,发现胡人骁勇善战,除了骑射工夫了得,还得益于相匹配的胡服。所谓胡服,泛指古代北方及西域少数民族的衣冠服饰。由于地理环境及生活万式的影响,这些服装质料较为厚实,冬季以皮毛为多,颜色以间色为主,形制是紧身窄袖,长裤革靴,乘骑射箭,方便利索,与中原地区褒衣博带高冠浅履式的服饰形制有较大区别。

  胡服

  公元前三O七年,赵武灵王颁胡服令,推行“胡服骑射”。此举,看似简单,好像君主令行禁止,举国上下似乎只是穿脱之间的举手之劳罢了。其实不然。在二千年前,不同文化圈内服饰是有很大差异的。如果服饰发生急骤变化时,一般人在生理和心理上一下子不易适应,便很难接受,不仅看不惯、反感,而且会伴随着程度不同的抵触与抗拒。须知服饰不只是实用之物,它一旦成立,就是一种文化产物,代代沿袭,便形成不易改动的惯制与传统。一种款式、一种具体的文化创造物,可以拿得起而放得下,但拿得起而放不下的是传承而来的着装观念,是积淀在服饰中颇为密集的文化信息。若突然要全盘改制,那么,在这种文化滋养中成长起来的人们,为这种文化所熏陶笼罩的人们必感痛苦而难以接受。开始,赵国上至贵族下至平民,都强烈地抵制反对。赵武灵王内心只怕也是隐忧重重。商周以来,服饰即政治。他何尝不担心在衣服上如此大动干戈,弃中原礼仪文化于不顾,会不会引起中原列国的耻笑和讨伐呢?他更担心如果改革失败,赵国将陷入更危难的险地。正是在他的带动和主张下,赵国人尚武为荣,百姓也热衷于骑马射箭。赵国日益强大了,终于跻身“战国七雄”之列,而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服装大变革也由此取得了政治上的成功。

  二、“胡服骑射”对后世服饰的影响

  “胡服骑射”虽然是一场军事改革,但影响却是多方面的,使人们的心理和思维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打击了“先王之道不可变”的保守思想,勇于革新的思想得到树立,减弱了华夏民族鄙视胡人的心理,增强了胡人对华夏民族的归依心理,缩短了二者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了二者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为以后的民族大融合和国家大统一奠定了心理基础。同时“胡服骑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场服饰革命,对后世服饰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自赵武灵王改革服制之后,齐、楚等其他各国相继仿效,“习胡服,求便利”成了我国服饰变化的总体倾向。#p#副标题#e#两千多年来,细节虽不断变化,但总体倾向大体依旧。汉、魏、晋以迄隋唐,或武官行用,或文官行用,或士庶行用,或以为常服,或以为朝服,就是我们今日的“上衫下裤”的典型服饰装束也接近于“胡服”而远于“胡服骑射”前“上衣下裳”的华夏族服饰,与赵武灵王所推行的胡服有极密切的渊源关系。“胡服骑射”对后世服饰的影响,大体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首先,胡服的推广,它不仅直接为赵国赢得了胜利,而且对军队历史的发展演化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开创了我国古代骑兵史上的新纪元,从此我国军事史中除车兵、步兵和舟兵外,出现了骑兵这一崭新的兵种。同时,它也改进了军队的服饰装备,便利了作战。

  其次,强化了其实用功能。“胡服骑射”前的华夏族服饰,既是每个人身份高低的标志,也是不同民族身份的标志。在“胡服骑射”以前,统治者以严格的等级服饰来显示自己的尊贵和威严。“胡服骑射”之“胡服”首先是为便“骑射”,也便利了人们的生产劳动与其他社会活动,这就强化了服饰的实用功能,同时,因其打破了服饰的民族界限,弱化了身份界限,使君臣、官民服饰的差别大大减小,自然弱化了服饰的身份标示功能。

  再次,增强了胡人对华夏民族的归依心理,奠定了中原华夏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服饰融合的基础,进而推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秦汉时期全国各民族大一统局面的形成。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实施促进了各地区,尤其是中原汉族与边地各少数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汉人因为胡服劳作方便而穿上胡人的服饰,胡人因汉人的服饰飘逸而穿上汉人的服饰。“胡服骑射”导致了中原华夏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饰融合,也缩短了赵人、胡人心理上的胡汉差异,胡人开始从感情上亲近赵人。这次民族服饰融合,奠定了中华民族服饰由交流而互进的良好基础。”正是这种亲近感,促成了以后的民族大融合。

  三.裤子是男权主义的标志

  在父权统治极盛的时期,如19世纪中期,男女服装有严格区分,而且有公认的规定,如男左女右的衣片搭叠方向。这时裙子被男人们看成是无能的、依附型的象征。男人不能无能,所有属于被支配和被歧视的特点,都不能出现在社会的主宰和统治者——高傲自大的男人身上。同样,女人也不能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来与男人争取平等。所以,裙子被定位为女人的专属品。男人远离裙子,是父权发展的必然。加上男人的特殊生理特点,穿裙子很容易失礼。因此,男人向裙子告别。(苏格兰人仍保存着穿裙子这一传统,东南亚的文莱小岛上有男子穿群的部落。)

  从随后的服装发展史看:随着社会的发展,要求男人必须要战斗、要工作,必须穿裤子;在公众场合集会、议事、参拜时,暴露下体是不合礼仪、不雅的,必须要穿裤子。因此裤子被男人看成是男性的象征。特别是进入工业文明后,现代工业经济随交通、信息的广泛辐射,裤子更符合生产力的发展,它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参考文献:《中国服装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华梅著

  《中国服饰文化》中国纺织出版社张志春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