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目录网

建筑地下室施工技术探讨__期刊目录网,论文发表,发表论文,职称论文,

所属栏目:家政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2011-02-25浏览量:141   

副标题#e#摘要:随着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城市建设中出现了大量的地下室及地下车库。本文作者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结合工程实例,对建筑工程地下室施工技术和方法进行详细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关键词:地下室;施工技术;方法
  1工程概况
  该工程是一座综合楼宇,建筑面积70000m2,主楼为框剪结构地下1层、地上30层,带屋顶机房和水箱间,基础均为人工挖孔灌注桩。
  2工程地基基础分析
  柱基:办公楼、临街商铺、附属楼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桩孔深由自然地面往下约9-15m,桩端持力层为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层,单轴天然抗压强度标准值1.8MPa。桩芯混凝土强度等级C35,桩身护壁为C20钢筋混凝土护壁。桩纵筋中φ20、中φ22,加劲筋中φ14@2000mm,螺旋箍筋φ8@200mm。挖孔前进行井点降水,保证地下水位降低至孔底下500mm处。
  基础:办公楼基础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C35,地下室承台顶标高一般-4.7m,其它-0.8m、-1.0m及1.35m。办公楼地梁顶标高一般-0.lm,基础梁混凝土强度C35,临街商铺、附属楼基础梁顶高标一般-0.10m,承台及基础梁混凝土等级C35。基础承台混凝土保护层40mm厚,基础梁保护层30mm厚。
  基础砌体为砖砌基础,M7.5水泥砂浆砌筑,本工程地下水位为自然地面下1.0m。
  地下室:办公楼转折处设有局部地下室1层,剪力墙围护。室内有生活水池及消防水池。地下室、底板、柱、墙、梁混凝土抗渗等级为S8,底板厚300mm,板面标高4.4m,剪力墙及水池壁厚300mm,设暗梁及暗柱。底板配双层双向Ⅲ级钢筋,剪力墙竖向筋φ16@120mm,水平分布筋φ14@150mm,拉结筋φ6@600mm。
  3施工技术措施及施工方法
  3.1地下室工程施工方法
  为保证地下室结构施工安全、顺利地进行,根据地质情况,地下室基坑土方开挖过程必须有效地解决挡土、排水问题。本工程在人工挖孔前采用了井点降水措施,开挖土方时应保护降水过程。地下室基坑采取大开挖加护坡方式,能满足施工要求。
  3.2土方开挖
  3.2.1基坑采用机械大开挖,选用一台日产加腾HD-70型斗容量0.6m3的履带式反铲挖掘机。
  3.2.2基坑放坡高宽比为1:0.75,该系数视实际土质进行调整,基坑底留250-300mm工作面。
  3.2.3挖土顺序为自基坑东端向基坑本端倒退反铲挖土。
  3.2.4一次开挖至设计深度,桩头在基坑挖土完后凿出。
  3.2.5开挖时,抓斗严禁碰撞桩头,防止损坏基桩。
  3.2.6开挖由浅而深。基坑边角部位机械开挖不到,用人工配合清坡,清至机械作业半径内,修坡以厘米作限制误差。
  3.2.7基坑边缘由人工开挖明沟200宽,排出雨水及降水后的少量缝隙水,用潜水泵抽出。
  3.2.8开挖过程中,应保持井点降水,保证坑底无水。如坑底有涌水现象,应采取技术措施。
  3.2.9机械开挖至-4.5~4.6m标高处,预留土方及设备、水池坑由人工挖土、清底、修坡、找平,基底标高正确,避免超挖和土层扰动。
  3.2.10地下室基坑土方开挖面如图1。
  
  图1基坑土方开挖横断面图
  3.3施工缝处理
  3.3.1地下室外墙、内衬墙水平施工缝留设在底板面上500mm,顶板底面下500mm或梁底标高最低处,其它地方不得留设水平和竖直施工缝。
  3.3.2水平施工缝留成凸缝形式,中间设止水带。拟设3mm厚镀锌钢板止水逞300mm高,与墙内钢筋点焊牢固。
  3.3.3水平施工缝浇灌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理干净,先铺砂浆,再铺30-50mm厚1:1水泥砂浆,并及时浇灌混凝土。
  3.3.4水平施工缝接口处,浇筑混凝土后凿开宽度约30mm的混凝土保护层,用1:2水泥浆掺水泥用量3%的防水剂封实抹平。
  3.4底板施工
  3.4.1基层处理:地下室底板应落在密实的土层上,否则回填600mm厚级配砂石料(7:3)分层夯实,每层不大于200mm。
  3.4.2模板:①采用18mm厚#p#副标题#e#木胶合板做侧模,50mm×80mm木方做竖向背撑,横向肋用两根ø48钢管@500。②立剪力墙外侧模板,一次立至底板面上500mm处,临时固定,线垂校正后斜撑和平撑固定。斜撑和平撑支承在木桩上,木桩背后用木头、砖与土坡顶紧。③钢筋绑扎后,再立内侧吊模,支搭头木。为防止模板膨胀和支承吊模,采用止水环撑头做法,该撑头既能保证墙厚,又比螺栓加焊止水环做法的防水效果好。撑头横向间距800mm,止水环做法如图2。拆模后在垫木内侧锯断螺栓、钻毛、清洗、用1:2水泥砂浆掺水泥用量3%防水剂封实抹平凹坑。④内模不能用钢管斜撑于底板防水层保护层水泥砂浆上,防止损坏保护层或浇筑混凝土后因不能取出钢管而导致渗透水顺管而上,破坏底板混凝土防水防渗。
  
  图2止水环撑头大样
  3.4.3桩筋伸入承台顶不少于45d,平直度不少于15d,柱筋插入桩承台底平直度不少于15d0②底板迎水面钢筋保持层厚50,用和底板混凝土相同比的水泥砂浆垫块支垫底板钢筋,严禁用钢筋支垫。③采用铁马凳架设底板钢筋,浇筑前应取出,防止水沿铁马凳渗入。④钢筋及铅丝不得与侧模接触,钢筋应绑扎牢固,防止露筋。⑤预埋铁下端应加设止水环。
  3.4.4混凝土现场搅拌及材料要求:①水泥标号不得低于32.5MPa,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河砂和20-40mm碎石;混凝土抗渗等级S8,试配混凝土配合比应提高0.2N/mm2,在此基础上选定施工配合比。雨天应调整配合比。②混凝土搅拌:严格计量,盘上过秤;搅拌时间一般不少于120s,掺外加剂时为120-180s;为防止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过大导致混凝土温度和收缩裂缝的产生,混凝土用同掺法(事先溶解)掺外加剂。外加剂品种报监理审批。③混凝土浇筑拌好的混凝土要及时浇筑,常温下0.5h内应下料,于初凝前浇筑完毕:浇筑前若发现显著泌水离析现象时,应加入适量的原水灰比的水泥浆复拌均匀,方可浇筑;混凝土浇筑,开始时应慢速,浇筑由远而近。同一区域先浇竖向结构,后浇水平结构;以水充分湿润模板、坑底的积水、木屑、铅丝、铁钉等杂物,以水充分湿润模板;用机械振捣,严禁人工插捣。④防水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完后12h,浇水养护。夏季应避免暴晒,冬季要保温覆盖;采取长时间养护,延缓降温时间和速度,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应力松弛效应”,控制裂缝的产生。浇水养护不少于14d,专人负责;在拆模后及时回填,避免其侧面长期暴露。⑤拆模:防水混凝土的拆模不能过早,其强度必须超过设计强度的70%,具体时间由同条件养护的试块试压决定;拆模时严禁用力过度而使混凝土结构受损,降低防水效果。
  3.5地下室墙、柱、梁、顶板施工
  3.5.1墙模板:①采用1220×2440×18mm防水木胶合板。②根据剪力墙长、高尺寸,截剪18mm厚木胶合板(1220×2440×18),按事先放出的组合大样制作,竖向肋50×80木肋@400mm,横档用钢管压住木方肋。地下室剪力墙支模见大样图3。③为防止墙模板因过长过高浇筑混凝土时,膨胀变形,保证墙身厚度,同时又要满足墙混凝土防水抗渗要求,采用比螺栓对拉杆止水环更好的止水环撑头做法,其大样见图2。间距为纵横向800mm。④穿墙管道采取预埋方式,禁止预留穿墙孔洞后穿管。其做法如图4。⑤预埋件防水处理。预埋件埋入端焊止水环钢板,预埋件密集处可共用一块止水钢板,其尺寸以预埋件数量而定,单块预埋件止水环见图5。⑥浇灌前重新全面检查模板安装垂直度、平直度、支撑等质量,确保墙身质量。⑦剪力墙模板接缝用涨绵或泡沫填充缝隙,可有效防止漏浆,保证拆模后墙体外观质量。
  
  图3地下室剪力墙支撑支模大样图
  
  图4穿墙管止水环图
  
  图5预埋件止水环
  3.5.2钢筋:钢筋工程施工方法具体见主体结构钢筋施工方法,地下室钢筋主要是剪力墙钢筋工程的防水处理。具体措施为:①钢筋#p#副标题#e#应绑扎牢固,以防浇混凝土时因碰撞,振动而使绑扎松散,钢筋移位,造成漏筋,水容易锈蚀钢筋而渗入墙身。②剪力墙双层钢筋用短钢筋头焊接撑应钢筋两内侧,不允许点焊露出钢筋头于网片外侧。③剪力墙保护层用与抗渗混凝土同标号的同抗渗等级的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垫块保护层,严禁用短钢筋头支垫。
  3.6地下室墙身防水施工
  地下室外墙及生活水池内墙为五层刚性防水砂浆防水。
  3.6.1施工材料准备:①水泥:用普硅水泥。②砂:粗砂,平均粒径不小于0.5mm,最大粒径不超过3mm,泥土等杂物含量应符合高标号混凝土用砂要求。③水泥砂浆水灰比:宜为0.7左右,灰砂比宜为12.5。水泥浆水灰比宜为0.55-0.6之间。素灰水灰比宜为0.37-0.04之间。
  2.6.2基层处理:①用钢丝刷将混凝土表面刷毛,并在抹面前浇水冲刷干净。②混凝土基层表面凸凹不平及超过100的棱角,剔成慢坡形,用素灰和水泥砂浆分层找平。③混凝土表面蜂窝孔洞处,先除掉松散不牢的石子,用素灰和水泥砂浆交替抹到与基层面平。④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不深,石子较牢固,用水冲洗干净后,素灰打底水泥砂浆压实抹平。
  3.7地下室回填
  地下工程结构完工后(地下室梁、柱、板、墙等),应抓紧回填工作,避免因干缩和温差引起裂,有利于混凝土强度增长和抗渗性提高。
  4结束语
  本工程工程质量良好,克服了周边环境影响,按时按质完工,受到了使用单位的好评。综上所述,只要一线施工管理者能够精心组织,严格过程控制,及时总结并且制定科学、可靠的施工措施,建筑地下室施工就一定能够收到良好的质量效果。
  
  
  参考文献
  [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0202-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3]《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