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目录网

浅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治理__期刊目录网,论文发表,发表论文

所属栏目:财会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2011-02-25浏览量:142   

副标题#e#

      摘  要:目前,我国企业中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十分普遍, 严重损害了投资者和债权人的经济利益,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因此,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是目前会计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本文认真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  会计信息;失真;治理对策? ? 
   会计信息是人们运用会计理论、方法,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过程加以记录,经过数据处理和分析以后所提取的具有实用价值的信息。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是企业科学管理和国家宏观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但是近几年,会计信息失真问题频频发生且日趋严重,严重损害了投资者和债权人的经济利益,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切实解决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是一项事关国民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社会能否稳定的重要问题。? 

  一、产生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有很多,笔者下面仅对四个主要方面进行阐述:

(一)单位负责人法制观念淡薄及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意识不强

       在各项工作中,人的因素永远起着决定作用,与提供会计信息相关的各项工作也是如此。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会计信息的质量,而我国会计相关人员的整体素质却不高。一方面一些单位负责人的指导思想不正,法律意识不强,他们为了追求企业或其个人利益,指使甚至胁迫会计人员造假,或少算利润偷税漏税,或多算利润,粉饰经营业绩。另一方面,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也参差不齐,有些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意识薄弱,为了自身利益,或者迫于上级权力的压力而有意造假,甚至出现会计人员与企业管理者共同作假,欺瞒信息使用者的现象。当前会计信息的失真,多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丧失及企业领导法律意识淡薄有关。

(二)经济利益的驱动

      经济利益是最常见的造假动机,是造假者最强大的内在驱动力。经济利益驱动会计造假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了筹措资金。有些并不具备融资条件的公司为了骗取投资者、债权人或国家有关管理机关的信任,并因此获得投资、贷款等经济利益,往往通过降低成本,虚报利润等手段粉饰会计信息,从而达到其目的。二是为了偷逃税款。有些公司尤其是私营企业为了达到其偷税漏税的目的,隐瞒销售收入、虚增销售成本、多提多摊费用、从而达到偷逃税款的目的。

(三)失信成本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强了立法建设,在会计法规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特别是《会计法》的发布实施对我国会计工作具有重大意义。但从执法角度上来看,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单位和个人的惩罚力度不够。例如在历年的财务大检查中,由于部分执法人员执法不严,对查出的违法违纪问题大多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处理方法,使违法违纪的单位及负责人逍遥法外。正是因为在会计工作中,依然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对造假者不追究或处罚不力,从客观上纵容了会计造假,也是我国会计信息失真泛滥的一个重要原因。? 
? (四)外部监督不力
     企业的经营需要政府、社会等外界机构的规范和监督。目前,我国既有代表国家利益的财政、税务、审计等国家监督机关,也有会计师事务所等履行社会监督职能的社会中介机构,但对企业的监督仍不尽人意。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存在各自为政、重复监督、执法尺度不一的问题,削弱了国家监督的力度。我国的社会监督主要依靠注册会计师,人们也把注册会计师称为“经济警察”。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由于注册会计师的#p#副标题#e#报酬直接来源于被审计单位,因此其独立性很难发挥。实际上注册会计师的每份审计报告,都是其与被审计单位讨价还价的结果,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的事务所不在少数。这也助长了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泛滥。

三、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如何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保证我国经济建设健康运行,这是目前社会最关注的问题。针对以上提出的会计信息失真的不同原因,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不失为行之有效的治理对策。

(一)强化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工作的法律责任。 

      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比较突出,单位负责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修订后的《会计法》第4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从立法的角度规范了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工作的法律义务。笔者认为针对单位负责人在会计信息失真当中的责任,应重点从两个方面抓起,第一,组织单位负责人认真学习会计法规,增强法制观念, 明确责任,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第二,对企业负责人授意,指使会计人员编造、篡改会计数据,弄虚作假,损害社会利益的,必须依法严惩,追究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做好这两点将对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二)加强会计人员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职业的特性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有很高的道德素质。会计人员作为会计信息的直接制造者,其行为不仅依赖于会计法律规范,而且更依赖于道德规范。会计人员只有在职业道德规范下才能摆脱单位负责人的操纵,限制私欲和自利,才能客观、公正、真实地提供会计信息。因此,应切实抓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提高其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修养。首先,应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不断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建立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会计职业道德准则,对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增强社会各方对于会计的信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次,企业应定期进行全员的业务继续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通过继续教育,在不断提高会计专业理论水平、提高业务能力的同时,提高会计人员的责任感和诚信意识。 

(三)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社会监督作用。

       当前我国的社会监督主要依靠注册会计师,这主要是因为注册会计师制度在维护财务报告可靠性、防范财务报告粉饰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一些注册会计师乃至整个会计师事务所却辜负了人们对其的期望。因此,必须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的监管。通过建立和健全注册会计师监督管理办法,逐步理顺委托关系,由企业直接委托改变为由信息使用人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委托并支付费用,增强事务所具体工作的透明度。同时要大力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道德水准,以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中介机构的社会监督作用。

(四)加大处罚力度,提高会计造假成本。

      获得风险收益是经营者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主要目的。加大对会计造假行为的处罚力度,使经营者的风险成本数倍于其风险收益,必将有效遏制经营者对会计造假的冲动,同时让社会舆论参与监督,对制造虚假信息的单位和个人也会起到“名誉处罚”的作用,这样会直接影响到造假者的贷款、融资、信誉等各个方面,造假者不得不对其造假行为保持特别谨慎的态度,当其造假的风险收益与风险成本远远不相称时就不会去冒险造假而宁愿选择合法经营。对恶意造假者加大处罚力度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也会对潜在的造假者起到警示作用 。

      总之,会计信息失真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p#副标题#e#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努力。 

 

参考文献:

[1]、刘金娜:《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经济研究导刊》2008第16期

[2]、李峰:《浅谈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经济研究导刊》2008第7期

[3]、李宝平:《论会计信息失真状况与防治对策》,《中国集体经济》2007第11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