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目录网

以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助推“五个”重庆建设的新引擎——对在重庆发

所属栏目:经济学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2011-02-25浏览量:172   

  “濮存昕骑的不是自行车,而是低碳。”——2010年3月2日,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全国政协委员、著名影视明星濮存昕骑着一辆自行车来到北京国际饭店报到。这一出人意料的举动,催生了又一句网络热词。如今,“低碳”一词正迅速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在百度搜索“低碳”,竟然有2800万条信息,而发展低碳经济也正在成为各国新的着眼点。

  对于重庆而言,发展低碳经济与薄熙来书记提出的五个“重庆”建设也是一致的,因此,笔者认为应该以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助推“五个”重庆建设的新引擎。基于上述论点,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其次,阐述了当前重庆发展低碳经济的客观背景,分析了其发展前景和基础条件,最后,立足于对前景和基础条件的分析,提出了六点相关的建议。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及发展现状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

  国内外在经过几年的研究和认识后,对低碳经济有很多种解释和说法,但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了解其内涵:

  第一,低碳经济是相对于高碳经济而言的,是相对于基于无约束的碳密集能源生产方式和能源消费方式的高碳经济而言的。第二,低碳经济是相对于新能源而言的,是相对于基于化石能源的经济发展模式而言的。第三,低碳经济是相对于人为碳通量而言的,是一种为解决人为碳通量增加引发的地球生态圈碳失衡而实施的人类自救行为。

  二、重庆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意义

  低碳经济已经引导出一个全球的经济新格局,在这种新格局中,作为西部唯一直辖市的重庆,要实现经济发展从“量”到“质”的转变,发展低碳经济就势在必行。从战略高度来看,发展低碳经济对重庆有五个方面的意义。

  (一)有利于实现国家战略意图

  今年国务院3号文件出台,将重庆发展提升至国家战略,并提出重庆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要完成中央赋予的目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

  (二)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作为全国六大老工业基地之一,重庆传统产业,特别是高耗能行业所占工业能耗比重依然较大,“十一五”期间,在全市38个工业行业大类中,六大高耗能行业共计能源消耗量占工业能耗的85%以上,并且其总能耗呈逐年增高的趋势(详见图表2-1)。

  (三)有利于促进内陆开发高地的建设

  内陆开发高地的建设要求实现本区域的资源优化配置、本区域与其他区域的资源优化交流以及本区域与其他区域持续发展。而低碳经济中以碳排放指标为交易对象的市场交易机制,即清洁发展机制,可促进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减排指标交易,从而满足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内在要求,为重庆获得一个增补生态环保要素市场空白和获得外来节能项目投资,拓宽开放领域的重要机会。

  (四)有利于推动五个“重庆”建设

  2008年7月20日,“五个重庆”———“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和“健康重庆”,作为重庆发展的新目标、新追求,首次在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上浓墨重彩地提出,成为重庆的战略决策,每个“重庆”的建设都是一项系统工程。低碳经济这一新经济模式对五个“重庆”具有推动作用。

  三、重庆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础条件(SWOT分析法)

  本文采取SWOT分析法对重庆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础条件进行分析(见图表3-1),SWOT分析法本来是一种用于检测公司运营与公司环境的工具,它的每个字母分别表示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与威胁(Treat),其中优势和劣势是内在要素,机会与威胁则是外在要素。

  (一)重庆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

  1、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2010年1月22日,副市长童小平现场督办在市政协三届三次会议上的一号提案——《关于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建议》,这#p#副标题#e#个由民建重庆市委、民进重庆市委、九三学社重庆市委联合提出的提案指出,我市要制订中长期低碳经济发展规划和路线图,明确各个发展阶段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目标,形成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降低高耗能产业的比重,逐渐形成低碳产业群。

  2、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

  近年来,高技术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大助推器,高技术产业在重庆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见图表3-2),而低碳经济正是建立在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基础之上的。2008年,重庆坚持政府主导,以优化产业发展政策环境为支撑,大力推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并切实推进高技术产业化,实现总产值838.53亿元,实现销售收入825.87亿元,实现利润54.24,规模以上高技术企业产值和工业销售产值增长均超过38%,分别位列全国第二位和第一位。

  3、节能减排的经验累积

  低碳经济与节能减排一脉相承,发展低碳经济是节能减排战略的延伸。重庆作为历史悠久的重工业基地,大气污染相对严重,在治理大气污染和节能减排上已经有了多年的经验。

  4、国际合作的不断加强

  重庆对低碳经济并不陌生。英国的NobleHouse正与重庆市政府探讨,建立一个低碳高科技园区。TrefoilTechnology-RTAL与重庆大学用两年的时间,共同进行了一项实验室实验,研究将淤渣污泥变为有用的建筑材料,如水泥。威尔士低碳研究所与重庆市科技研究院携手,计划在重庆建立一个新的研究中心,从而使英国公司可以更好地了解当地在发展低碳领域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要求。2009年10月22日,“2009国际知名研发机构重庆行动”在渝启动。当天上午,巴南区与中冶赛迪、美国AECOM建设技术集团、英国威尔士低碳能源研究院等联合签订《建设“重庆低碳产业园”战略合作协议》,我市首个低碳产业园正式落户,这一步被称为是重庆低碳经济发展的“破冰之旅”,重庆正式宣告进入低碳经济时代。

  (二)重庆发展低碳经济的劣势

  1、工业重型化特征明显,经济增长能耗代价高

  2008年,我市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是北京的1.83倍,天津的2.09倍,上海的2.34倍,广东的2.50倍,主要工业品单位能耗与发达地区相比,平均高出约40%,工业能耗降幅空间较大。全市人均能源储量仅全国人均水平的50%,能源消耗70%来自煤炭,本地大多数煤矿所产煤含硫量多超过3%,是北方煤炭含硫量的10倍左右。

  2、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金融机构资金支持不足

  据2008年环境统计公报显示,我市废水排放总量145113万吨,较2007年134241万吨增加10872万吨。在废气排放方面,二氧化硫排放量782400吨,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达到627238吨。主城的沙坪坝区、渝中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大渡口区、巴南区等都没有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在工业固体废物方面,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2311万吨,较2007年增加224万吨,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仅为73万吨,95%以上没有得到无害化处理。我市商业金融机构对环境保护项目的支持有限,环境投入不足,环境保护投资仅占GDP比重的2.5%。

  (3)重庆发展低碳经济的机会

  1、国际上CDM机制的大力推行

  截至2009年4月30日,中国得到联合国CDM执行理事会签发温室气体减排量的环境污染防治和节能减排领域CDM项目已达11个,实现减排量产出98.9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以8美元/吨保守估计,可获得外资收入790万美元。

  2、我国对于发展低碳经济的鼓励支持

  从2001年起我国陆续出台了若干鼓励节能减排和可再生能源的税收优惠政策,2007年国家出台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2008年出台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今年,在《发展改革委关于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情况报告审议意见的报告》(下文简称《报告》)中显示,在正在制定的“十二五”规划中,已将二#p#副标题#e#氧化碳排放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同时,国家发改委还拟将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发展理念和相关发展目标纳入“十二五”规划和相关产业发展规划中,包括《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发展低碳经济指导意见》、《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业发展的意见》等在内的相关政策正在研究制定中。

  3、我国低碳技术的逐步发展

  目前,我国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低碳技术,例如、电力行业中煤电的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技术(IGCC)、高参数超超临界机组技术、热电多联产技术等,并且在低碳技术的国际合作方面。

  (4)重庆发展低碳经济的威胁

  1、发展低碳经济的配套政策缺乏

  首先,我国尚未建立起一整套发展低碳经济的经济政策体系。在这方面,我国排污权交易只是试点,现有的排污收费制度由于标准太低.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环境税收,生态环境补偿费试点夭折;其次,在我国现行税制中,并没有设置专门的低碳经济税种,现行税收政策在与《可再生能源法》、《节约能源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要求仍有差距;再次,我国当前还没有低碳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和法律法规,没有低碳认证制度和低碳押金退款制度。

  2、发展低碳经济的考核制度缺失

  目前,我国没有针对地方政府和企业的低碳考核制度,而现今以GDP为主要考核业绩的机制对低碳经济模式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导致一些地方政府的所有努力向追求GDP和财政收入倾斜,放松甚至忽视社会事业、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和谐稳定等其他重要方面,形成不利的导向。

  四、重庆发展低碳经济的建议

  对于我市低碳经济的发展,这六个方面的建议既相辅相成,又分别有各自的作用,其中实现政策机制化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保障,实现市场效益化、国际合作化、集中规模化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手段,实现全民参与化是发展发展低碳经济的的基础,而发展低碳经济的的关键在于实现技术创新化。

  (一)发展低碳经济要实现政策机制化

  要发展低碳经济,就离不开低碳相关政策(见图表4-1)的有力推动。首先要推进低碳教育政策的制定,明确政府在低碳教育中的主体责任,发挥电视台、广播站、报纸等媒体的作用,制定形式多样的教育模式,达到改变国民的观念,提高国民的低碳意识。填补我国目前的低碳教育空白的作用;其次要推进低碳财税政策的制定,对自主创新的节能降耗高新技术产品优先列入政府采购目录并给予税收等政策扶持;再次要推进管理机制的建立,结合“十二五”规划,制定重庆中长期低碳经济发展规划和路线图,明确各个发展阶段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目标、途径以及重点支持的领域,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指导,建立针对地方政府和企业的低碳考核制度;最后要推进低碳技术发展机制的建立,完善低碳技术创新的激励政筻,实施促进低碳技术创新的采购政策,培育和发展低碳技术风险投资机构,争取金融机构对发展低碳技术的资金支持。

  (二)发展低碳经济要实现市场效益化

  我市发展低碳经济要实现市场效益化,本文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议:第一,借鉴发达国家履行温室气体减排义务时采取的3种交易机制即联合履约(JI)、清洁发展机制(CDM)和排放贸易(ET),积极建立符合我市实际的碳交易机制,第二,结合我市四大交易所(重庆农畜产品交易所、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重庆股份申请中心)的申报和筹备经验,在重钢、乌江实业、水利投资、南桐矿业四家公司与英国益可环境国际金融集团实现清洁能源碳交易的成功尝试基础上,积极做好重庆碳交易所的准备和申报工作;第三,逐步推行绿色信贷和保理业务,争取保理节能融资项目(见图表4-2)的试点,积极探索碳金融在我市的发展机制。

  (三)发展低碳经济要实现全民参与化

  #p#副标题#e#实现全民参与化,关键就是要提高全民的低碳意识,从而为发展低碳经济培养市场基础。具体来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通过市场机制和舆论引导,培育我市市民的低碳消费意识,可采取如购买低碳产品的优惠、低碳产品的宣传等措施;第二.结合实际情况,可在现有的博物馆基础上嫁接低碳博物馆或低碳博物单元,增强市民对低碳经济的认识;第三,通过在我市举办低碳主题日活动,作为持续地宣传和普及低碳知识和提高低碳意识的教育平台,唤醒市民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的主人翁意识。第四,制定激励约束措施,把低碳产业规划、低碳建设项目纳入市里鼓励类产业目录和自主创新支持范畴,给予项目审批简化、税费减免返还固定资产折旧摊销抵扣和专项融资支持,提高市民参与发展低碳经济的主动性。

  (四)发展低碳经济要实现技术创新化

  实现技术创新化,主要采取的是“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思路。“引进来”:一是通过政府的引导,例如对企业低碳经济投资项目在贷款额度、贷款利率、还贷条件等方面给予优惠,对企业投资于防污设备给予投资抵免、税前还贷、加速折旧等多种形式的支持等,做好资金的引入工作;而是积极搭建交流平台,探索与西方国家之间,其他省市之间,企业之间,学术、研究、管理、培训机构之间,以及其他非政府组织和协会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做好技术的引入工作;三是推行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低碳产品开发人员的技术入股、专利入股、管理要素入股、成果入股和持股经营政策,做好人才的引入工作。“走出去”:一是依托重庆保税港区的不断发展,积极建立低碳技术开发的孵化基地,争取率先转化技术成果,成为国内低碳技术研发的前沿阵地;二是鼓励企业积极投入低碳技术的开发、设备制造和低碳能源的生产,着力打造本地化的知名技术品牌,成为国内低碳技术发展的代表。

  (五)发展低碳经济要实现集中规模化

  实现集中规模化,主要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试点:第一,进行低碳经济发展行业试点,在化工、交通、电力、建筑等高能耗、重污染行业试点,选择行业内具有代表性的重点企业进行低碳经济发展试点,以此带动各领域低碳经济的发展;第二,进行低碳经济发展区县试点,在区域限批制度基础上,选择生态条件较好、产业选择符合低碳排放要求的区县先行试点,集中已经出台的各类生态环保、循环经济、清洁能源布局、节能产业发展、城市集约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和项目,打捆支持这些试点区县。第三,进行低碳经济社区建设试点,选择有条件的城乡社区(小区)进行低碳生活示范区试点,在园林绿化、燃煤使用、油污减排、垃圾处置、资源再生、环保志愿者服务等方面率先试点让低碳理念融入生活。

  (六)发展低碳经济要实现国际合作化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市要实现低碳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加强国际合作是必不可少的。第一,建立合作交流机制,积极开展低碳技术、低碳产品与服务的合作开发,逐步缩小与欧美主要国家在发展低碳经济上的差距;第二,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可以在中英(重庆)企业家低碳经济论坛的基础上,设立形式多样的低碳经济论坛,获取有关低碳经济的前沿信息,了解国际上低碳经济的合作动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