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园林植物配置的发展趋势__期刊目录网,论文发表,发表论文,职称

所属栏目:农业环境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2011-02-25浏览量:250

副标题#e#内容提要:植物配置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植物的孤植、对植、丛植、树林、树丛等只是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和形式,要如何达到植物配置的更高水平,就必须继承和发扬园林配置艺术传统基础上善于创新。结合经济发达国家园林植物园配置的成功例子和我国发展较快城市中园林绿化的成功经验及本人的实践探索,认为在植物园的配置上要达到五个方面的要求。
  关键词:植物配置,发展趋势,重点突出,构造空间,形色兼备
  植物是园林的“衣饰”。在城市园林绿化中,以植物为园林的主角是达到自然美的唯一途径,是符合人类要求的生态环境。园林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特点就是它必须以植物为主要部分。植物是设计室外环境布置的基本要素,它有着其他造园要素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功能作用。由英国著名园林学者柯劳斯顿主编的《风景园林植物配置》中提到:“风景园林设计仍然是一门很不成熟的学科,只有在时间的进程中,园林才能逐渐发挥出其潜在的效能”。设计中应该“更好地体现和评价自然生态多样性的景观价值”,不应该以“花园式的种植掩盖和淡化了自然界本身固有的多样性的景观价值”,要“按照生态要求进行合理的配置”,“根据对树林美化上的要求和功能上的需要去创造立地条件,以种植某些树木”。因此,植物配置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园林中的植物配置在我国传统园林和文人、画家的作品中有着不少讴歌咏叹和描绘抒情的美妙篇章。从其中表述出其人其时的审美心理和赏析标准。表现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把大自然融合于心中形成典型的自然,表现出内在的气质风韵。六朝的山水诗,五代、宋以来的山水画就是突出的代表。但结合工程设计角度来研究,会发现其中有些不免缺少科学的逻辑推理和可操作性。近代号称“造园运动先锋”的英国在植物配置上也走过一段不平坦的道路。18世纪著名造园家布朗在改建一些古典园林时,把整齐的行列树改成自然式,而受到严厉批评。我国几十年来在植物配置上也曾受到过某些严厉的批评,诸如“乱点鸳鸯谱”,“羊拉屎,树开会”,“画圈圈”等。从中国古代和现代造园理论上看,关于植物园配置课题是比较复杂的。植物的孤植、对植、丛植、树林、树丛等只是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和形式,要如何达到植物配置的更高水平,就必须继承和发扬园林配置艺术传统基础上善于创新。结合经济发达国家园林植物园配置的成功例子和我国发展较快城市中园林绿化的成功经验及本人的实践探索,认为在植物园的配置上要达到:
  一、简练明快,重点突出。不过分追求使用园林植物的品种多,配置的树丛多,而要求主题突出,重点明确,丰富而不杂乱,错落而不繁复,做到取舍得当。
  对于园林绿地,要求每块绿地都有它的特色,不主张每块绿地都繁花似锦,也不要每块绿地四季有花,否则在植物配置上容易造成重复和雷同。例如:揭阳市榕城区政府庭园绿化设计时,就考虑到该庭园是一个政府的办公地,所以在庭园绿化上作自然式的布置,富于自然气息,并使两侧绿地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整体,而不追求环境的庄严感,体现政府官员平易近人的作风。绿化重点部分花木布置较为疏朗,在草地的衬托下,突出大王椰和苏铁具有南国风光之植物。每个局部树种较为单纯,对所用植物园种类严加限制,力求做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手法简练,以单纯的局部达到整体的丰富。
  植物造景方面也应粗中有细,以乡土树种为基础。合理选用“出生低贱”的,适合当地生长的花草树木,反对把凡是珍贵的树木都收集在一起。在突出重点地、艺术地配置植物景观的同时,根据植物的生态性进行科学的安排工作,使我们的养护管理工作量降到最低,而景观效果达到最好。
  为了突出某一种植物,其它就要削弱。如扬州个完突出竹子:中山陵突出梅#p#副标题#e#花;西湖的柳树。每个景园主题突出但并不显单调,能以“科学的内容,园林的外貌”比较完美地表现出来,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为了表达一种意境,用简练的手法可以达到目的,就绝不用复杂的手法,对造园材料应惜墨如金,避免堆砌,做到恰到好处,少而精才显得珍贵,而且简练的局部往往有助于整体的丰富,有助于表达高雅的情调。当今用繁琐手法设计的园林绿地,还冲斥着每个角落,动不动就建亭子、堆假山、筑水池、架水桥、围铁通花,园林绿地的投资真正能用到绿化、用到植物造景中去的少得可怜,主次完全颠倒了。
  二、构造空间,疏密得体。以植物配置围合出爽朗和深邃的疏密空间,突出园林景观中植物造景之特色。
  植物是软质景观,与硬质景观有同样的功能,可构成和组织空间,给人以空间感。地被和草坪的交界处暗示着空间的范围。树干的大小、疏密及种植形式决定空间封闭程度,树干越多,则林地的空间闭合感越强。落叶植物的空间封闭程度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夏季,落叶植物的叶丛浓密,能形成闭合感强的空间,使人有内向的隔离感;冬季,由于落叶,在同一空间,都比夏季显得空旷、通透,人的视线能延伸到空间外的范围。而常绿植物一年四季,能形成垂直面空间封闭效果。
  形成空间的三个面:地平面、垂直面和顶平面,都可以植物材料用各种组合方式构成各种不同的空间形式。利用植物材料可构成的基本空间类型有:(1)开敞空间:用低矮灌木及地被植物作为空间的限制因素。这种空间为开敞、无隐蔽、外向空间,几乎完全外露于阳光下。(2)半开敞空间:该空间一面或多面受到较高植物的封闭,挡住视线的穿透,使空间有方向性的开敞面。这种空间可隐蔽与遮挡某一面或多面的物体,而引导人的视线转向有景可观的面。在居住环境中常用这种空间形式。普宁市锦绣园小区就是很好的例子。(3)覆盖空间:选用公款冠浓密的遮荫树,构成顶部覆盖、四周开敞开的空间,或选用攀援、蔓生的植物材料构成的花架,或由道路两旁的行道树交冠而生,形成绿色“长廊”,强化了道路直线的运动感。揭阳市沿江绿化带用小叶榕这种冠大荫浓的植物构成覆盖空间。(4)完全封闭空间:以各种大小类型的植物构成成全封闭空间,具有极强的隐蔽性、隔离感。(5)垂直空间:以高而直的植物构成一种开敞向上的空间,或以攀援、蔓生的植物附生在建筑物的垂直面上。
  植物材料作为构成空间的要素,组合许多不同类型的空间,这些不同空间可形成一定范围的绿地。各种不同植物材料组成特色各异的空间,又由各个空间构成相互联系的空间序列,以植物组成门、墙、大小各异的空间,引导人的视线与活动,构成设计要求的空间组合,应用植物材料调节空间范围,从而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空间序列。
  三、精选地被,形成多样的“底色”。在不同类型的绿地中利用各种地被植物的高低、色彩的汇出浓淡衬托景色。在一个园林景观中,草坪是最常用和最基本的地被植物,但在整个园林景观中,有时单靠草坪作为地被植物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不同的植物如宿根花卉、小灌木及球根花等形成地被来丰富整个园林景观。
  全面了解地被植物的生态习性,并正确选择宜材料是种植地被“底色”成功的根本保证。在诸多的生态因子中,光照和湿度的要求是主要的。其次,上质、水肥的要求可在施工中和以后的管理是逐步满足。而且,应根据观赏特性选择地被植物,因为植物的观赏特征对形成地被的景观起决定作用。种植设计正是把植物的株形、株高、花期、花色、质地等主要观赏特点进行艺术性地组合和搭配,创造出优美的群落景观。揭阳市军分区庭园绿化的改造设计,就重点对办公大楼前面左右对称的两块绿地进行规划,分别以八株大王椰子作为骨干树种,还有罗汉松球作为第二层次的景观。在以常绿苗#p#副标题#e#木为的基础上,其次用大叶红草、黄心榕、满天星三种不同颜色红、黄、绿的袋装苗作为地被植物,用流畅的曲线组成一个外形抽象的“8”字形,“8”中间是用黄心榕种植成一个抽象“1”字形,达到表现一定寓意的目的。从高处看,植物景观层次清晰,流线型构成的图案给人以整洁、团结向上的感觉,引人入胜,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整体效果及现代感。
  地被“底色”大小选择取决环境空间的大小。就地被自身装饰效果及观赏视觉要求出发,地被应有一定宽度。过窄不易体现群落景观,过宽超过视觉鉴赏造成浪费,也给管理造成困难。地被的色彩主要由植物的花色、叶色等来体现。在地被的色彩设计中可以巧妙地利用不同的花色或叶色来创造空间或景观效果。如把冷色占优势的植物群放在地被后面,在视觉上有加大地被深度、增加宽度之感;在狭小的环境中,用冷色调组成地被,有空间扩大感。在安静休息区设置地被时宜多用冷色植物,如果为增加色彩的热烈气氛,则可多使用暖色调的花或叶。地被的色彩配置不是独立的,必须与周围的环境色彩协调,与季节相吻合。还必须注意依地被大小选择色彩,过多的色彩反而产生杂乱感。
  四、塑造植物,形色兼备。利用修剪的绿篱,丰富层次,勾勒轮廓,作为背景是近几年来比较灵活运用的一种手法。在现代的城市绿化中,绿篱不仅可以划分境界,还可以用它来分隔园中不同景区、组织景点的作用,可以作为基础种植,装饰建筑物、小品、喷泉、花坛,以及作为绿色屏障隐蔽不美观的地段。
  绿篱从高矮上可分为高篱、普通篱及低矮篱。绿篱高度没有严格规定,通常以0.5-1.5M的普通篱最多,0.5M以下为矮篱,1.5M以上为高篱。在修剪篱中,通常有修剪成同一高度的单层式;由不同高度的两层组成而成的为二层式;二层以上的是多层化。多层化在在空间效果上富于变化。如深圳市图书馆前庭中把绿篱布置成高低不等、曲折的致的抽象图案,结合某些花灌木的布置,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景观效果。如没有这些造型别致的绿篱,前庭将大为逊色。当然,整形绿篱的高度和宽度要服从整个园林绿地的空间组织和功能要求,切忌到处围篱设防,把绿地分割得支离破碎,既妨碍游人活动,又影响园林景观。
  要从本地区的环境重要条件(气温、日照、土壤条件)出发,来选择生长旺盛,抗性强,容易繁殖的材料做绿篱,这样才能较好保持绿篱的整体效果。揭阳市常用黄叶假连翘、福建茶、黄心榕、九里香等植物材料作绿篱。
  五、注意植物的生态习性,避免形成不适合下木生长的“覆层混交”。为了追求景观效果,过去曾有过“大树下面种小树”的教训。现在除了在树木的株行距调整外,还严格选用耐荫植物。在外貌上应注意季节的变化,内部的树木组合必须符合生态要求,水平轮廓要有丰富的曲折变化,树木栽植的距离要有疏有密。
  在利用植物配置一个具多层次结构的植物群落,即大乔木、小乔木、大灌木、地被、草坪各自根据自己的生态要求和彼此相互依存的条件,形成不同的层次,所以季相变化比较丰富;供游人欣赏的木缘部分,其垂直成层构图要十分突出,但也不能全部塞满,以致影响游人欣赏木地下特有的幽邃深远之美;为了能使游人深入林地,密林内部可以有自然园路通过,但沿路两旁垂直郁闭度不可太大,游人漫步其中犹如回到大自然界中;必要时还可留出大水不同的空旷草坪,利用林间溪流水体,种植水生花卉再附设一些简单构筑物以供游人休做短暂的休息或躲避风雨之用,更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树冠应开展,树荫要疏朗,生长要强健,花和叶的色彩要丰富多彩,树枝线条要曲折多致,树干要好看,常绿树与落叶树搭配要适当;树木种植要三五成群、疏密相间,有断有续,错落有致,务使构图生动活泼;为使林下花卉生长良好,乔木的树冠应疏朗一此,不宜过分郁闭。如乔#p#副标题#e#木由一个树种组成,它没有垂直郁闭景观和丰富的季相变化,为了弥补这一缺点,可以采用异龄树种造林,结合利用起伏变化的地形,同样可以使林冠得到变化;林区外远缘还可以配置同一树种的树群、树从和孤植树,增强林线的曲折变化;林下配置一种或多种开花华丽的耐荫草本花卉,以及低矮开花繁茂的耐荫灌木。单纯配置一种花灌木可以取得简洁壮阔之美。多种混交可以取得丰富多彩的季相变化。为了提高林下景观的艺术效果,水平郁闭度不可太高,以利用地下植被正常生长和增强可见度。
  植物配置不管怎样变化,其内部树木组合都必须符合生态要求。在处貌上应注意季节变化。
  总之,植物造景是世界园林的趋势。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把不同的树木花草,在遵循科学性的基础上,尽量讲求艺术性,使乔木、灌木、地被植物、草坪动植物与镶边植物等名得其所,梦构成一个人工植物群落整体。在园林植物配置中要打破植物配置的程式化,我国传统园林中大多存在着对乔、灌木成年期后后尺度估计不足的毛病,显得较为拥挤闭塞。现代植物配置要求开朗明快,活泼可亲。对于植物美的感受偏重于整体效果,注重于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植物配置的特点,由繁琐趋向简练。在领略到大自然的气息,领略到植物自然生态景观的同时,欣赏到人工装饰之美,从天然的及人工的两方面,挖掘园林植物配置之美。在植物色彩的运用上或组合形式、空间处理上都有别于传统的园林形式。这样才能在园林植物配置上有所发展,从而获得最佳的园林景观效果。

查询与领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