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目录网

城市轨道交通质量安全协同管理

所属栏目:城市规划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2022-03-30浏览量:816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其质量安全问题受到极大的重视。为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高效的完成,进一步完善城市轨道交通质量安全的管理体系,借鉴管理学协同理论的思想方法,从轨道交通管理现状出发,针对现阶段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进行探索,建立了多主体、多目标、全阶段的有助于质量安全的协同管理机制。对城市轨道的质量安全问题进行协同管理,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对于快速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具有重大意义。

城市轨道交通质量安全协同管理

  关键词:轨道交通;质量安全;协同管理

  0前言

  近十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地铁工程项目的发展,轨道交通工程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阶段。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体系,为未来我国城市化建设提供了先决条件[1]。但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许多安全事故,东南大学李皓燃等[2]对2002-2016年我国地铁安全事故统计发现,这十多年间我国的地铁事故共计发生246起,地铁建造速度越快的年份出现事故频率越高。这些重大事故提醒我们要重视轨道交通工程的质量安全监督和风险控制。从2000年开始,美国、欧洲等国家也已积极进行解决城市轨道交通质量安全管理方面的一系列问题,欧共体行政院和意大利政府亦先后做出了指令[3]。对风险的管控,首先就需要解决好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标准化、系统化问题,只有完善这些基本的管理制度体系,才能保证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安全开展。与传统的建设项目相比,城市轨道交通的工程项目管理需要多个主体相互参与、相互协助管理[4-5],各个主体的主要管理任务概括为“三控三管一协调”。但是不同的主体之间,其项目管理的具体任务也不同,同样,在轨道交通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的具体管理任务也不相同[6-7]。如果我们可以把不同的参与方、不同的工程建设目标、不同时段的管理联系起来,运用管理学中的协同思想进行管理[8],既可以实现轨道交通项目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带来了社会效益[9]。

  1轨道交通协同管理现状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如下:①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企业更多的是注重进度,而忽略了主体之间的组织协调管理对于地铁工程的积极作用。其次各方主体的责任制度没有全面落实,有些责任主体之间的责任界定不明确,导致各个主体之间存在许多的质量纠纷问题。②过于注重某一目标的达成,而往往忽视了多目标之间的协调管理。例如有些工程只注重降低成本,而忽视了工程质量;或者有的工程太注重质量目标,而导致工期目标难以实现。③业主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没有立足于项目的全阶段管理[10],只是重视施工阶段的质量安全管理,就可能会造成部分阶段的管理被疏忽,监管不到位,政策没有完全落实的情况。因此,现阶段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机制不利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与运营。基于此,本文借助协同学的基本思想,构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运营管理协同机制,通过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达成运营管理的全要素、全过程和全资源的集成管理[11],主要从多主体、多目标、全阶段进行入手,建立协同管理机制。

  2多主体之间的协同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的多主体质量安全责任目标协同主要体现在博弈论上,具体来说是一种合作博弈论。所谓合作博弈论[12-13],就是研究主题的行为发生相互作用的时候的决策,以及通过对这种决策的相互权衡,使合作的各方主体获得自身的利益。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中,业主处在核心位置,将博弈论运用到城市轨道的建设中,有利于业主在复杂的质量安全控制中,更清晰地分析出各个主体之间的责任。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中各方的利益关系如图1所示。各个主体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通过合理的组织结构、完整的规章制度来实现各个主体之间的协同作用[14]。组织文化的创建,使得组织内部成员间、部门间、参建单位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更加频繁有效,从而实现了各方小目标与组织大目标的共同实现,同时也加速推进了组织的良性发展。处理好多主体的协同管理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2.1加强地铁项目建设的合同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质量、投资、进度的目标实现都是建立在项目合同管理的基础之上,项目管理中合同管理又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各个参与方签订的合同,有对各方利益的约定,也有对其任务和责任的约定,双方合同达成以后,各主体单位都必须受到合同的制约,从而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责任。具体做法就是首先要建立健全合同交底制度,其次保证合同的履行,深化建设项目的法律意识避免过多的工程纠纷问题,最后加强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协同和监督。

  2.2地铁轨道项目的信息化管理

  推动城市轨道工程的信息化管理为各方主体的协同管理提供了更好的沟通渠道。建设项目的信息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向各个参与方展示,保证了信息发布的及时性,给了参与单位更多的时间去完成任务。通过网络信息化平台,可以把各个信息孤岛联系起来[15],各组成员可以信息共享,从而避免了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工程纠纷问题,同时也使得工作的运行更顺畅更有效率。具体做法就是要立足于建立轨道交通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强综合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16-17],为网络信息化管理模式奠定基础。

  3多目标之间的协同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目标要素主要分为两大类:经济效益目标和社会效益目标[18]。而大多数设计单位主要考虑的是经济目标,经济目标就是指建设工程中的工期、质量、成本三个主要方面的目标;社会效益目标主要指建设工程中的安全目标和环境目标,建设单位应该充分考虑到轨道交通项目的社会效益[19]。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目标的协同管理就是指把质量、工期、成本、安全、环境这五个方面作为基本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分析法,分析出单个目标因素对合同目标的影响曲线,最终找出各个因素之间的交点,求出最优解,实现多目标之间的相互协同,目标因素结构图见图2所示。城市轨道交通中主要的目标因素为工期、质量和成本目标。研究三者之间的协调关系,就需要分别分析工期、质量、成本等的风险影响因素。影响工程工期的主要因素:机器、设备、材料等资源紧缺,设计不时更改,导致进度未按计划完成,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不合理,人员分配不合理导致了人力的浪费现象,项目质量不合格,返工等问题。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项目管理水平、工人技术、材料的质量、机械设备的质量等。成本的影响因素:价格市场波动、建设期利率变动、工程的返工、工期的增加带来的工程造价的增长等。对施工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资源使用需要合理的调度。协调组织好质量、成本、工期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使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活动运行得更加有效率,才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4全阶段的质量安全协同管理

  4.1工程勘察与环境调查阶段

  岩土工程的勘察管理任务:①勘察设计单位负责勘察方案的提出和勘察报告的编制,并对反馈的问题进行修改和完善;②设计咨询单位负责对勘察方案进行审查,主要检查设计文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规定,是否满足实际情况;③建筑单位所属的技术部门和总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勘察报告的审查和验收工作;④具有审图资质的勘察审图单位负责进行强制性审查岩土勘察报告的文件[18],通过后在技术室进行报告备案,并交予设计单位,由设计单位提交土建部门。勘察与环境调查阶段的管理流程图程序见下图3。

  4.2初步设计阶段

  初步设计阶段的管理任务:①工点设计单位承担了风险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具体是先确定出风险范围,并把风险分类,编制了风险工程项目清单。工点与设计单位还须对经审计后的风险工程专册加以整改落实,并成为最后的审计报告;②总体设计单位和咨询单位负责全部风险工程的审查和汇总工作;③对一般风险工程需要组织复审,由技术室负责,对于一级风险工程,在技术人员审查后需要总技术负责人完成最终审查;④最终形成的风险清单专册,需要备案并移交土建部。初步设计阶段风险工程的审查流程见图4所示。

  4.3施工图设计阶段

  施工图设计阶段的管理任务:①工点设计单位负责施工图设计文件的编写,同时,对于施工图审查后所提的修改意见,工点设计单位需要进行修改落实;②对于设计文件,技术人员审查后,经总技术负责人签字确认后完成最终审查;③施工图设计文件还需要有专门的具备审图资格的审图单位进行强制性审查,通过后,交由技术室备案,移交土建部。施工图设计阶段管理流程见图5所示。

  4.4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的管理任务:①施工方负责项目风险管理方案的落实,施工方需要深入学习了解工程勘察设计资料和施工图纸资料等,如若工程达到一定的风险等级,则需要根据规定编制相应的专项施工方案,做好施工现场风险工程的识别、评估、响应和应对;②监理单位需要对施工单位的行为活动全面监督管理,监督施工单位风险工程全过程的落实情况,同时,对重大风险项目进行监督审查,并审批专项施工方案;③勘察设计单位需要配合施工单位的工作,做好质量安全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参与重大风险工程的分析评估,并给出科学合理的建议;④第三方监测单位需要对风险项目巡视、预警和风险信息的报送。施工阶段专项施工方案流程见图6所示。施工阶段风险信息报送管理系统如图7所示。

  4.5运营和后评价阶段

  地铁隧道的运营阶段主要管理任务有:①建设单位负责组织项目竣工验收和试运营,识别出运营期存在的潜在风险,并及时规避;②建设单位技术室负责对风险分析,对可能出现的风险需要设置监测装置,开发风险监测系统,对地铁实时监测;③建设单位项目的总结和后评价,主要分析地铁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运营阶段的管理流程如图8所示。

  4.6全阶段协同管理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全生命周期内的协同管理,就是细化各部门之间的责任,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交流。在项目建设的全生命周期内,进行的阶段不同,参与方不同,组织形式也不相同。要对每一个小的阶段,进行组织协调与分工,进行风险管理,以组织流程图的形式,清晰地表达各个单位之间的协同管理组织流程。这种管理体系有助于提高各单位工作的积极性,达到工作效益最大化,同时可以使政府监督单位更好地明确责任划分,行使监督职能,从而保证轨道交通的工程质量。

  5结论

  城市轨道交通的项目管理的范围广,目标多,管理起来非常的复杂,城市轨道交通的监督管理效率低。本文运用协同的思想方法对轨道交通质量安全监督体系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①从多主体、多目标、全阶段的协同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监督管理,不同参与方(建设方、施工方、监理方等)的任务协同和资源共享可以使各参与方更有效地落实责任,完成责任义务;不同目标(经济效益目标和社会效益目标)的协同可以使城市轨道项目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各参与方实现最大利益目标;不同阶段(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运营维护阶段)的协同,明确各个阶段各部门之间的责任,各单位相互配合,协调有序地完成各阶段的任务。②城市轨道交通的协同管理,对于现阶段的轨道交通管理是新的突破,为其提供了新理念,新方法,通过协同管理,有效地避免了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风险,降低了轨道交通建设的事故发生概率,给城市轨道交通的质量管理提供了经验和方法,为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提供了安全保障。

  作者:古国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