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目录网

专利信息如何助力高校科技创新

所属栏目:特殊教育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2020-07-28浏览量:217   

  文章应用专利分析工具IncoPat,对北京化工大学1994-2019年间所申请的专利进行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专利技术领域分析、主要发明人分析、合作机构、境外申请和专利运营分析等。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该校技术创新、专利产出及运营等所处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以期为该校的管理决策部门和科研人员提供有价值的专利情报与信息,同时也为其他高校提供相应的参考。

专利信息如何助力高校科技创新

  关键词:北京化工大学;Incopat;专利分析;信息挖掘

  知识产权是衡量国家创新能力和经济竞争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1],而高校具有优秀的科技人才和良好的研发环境,是国家科技创新的生力军[2]。通过对某一高校的专利申请及运营转化等各方面情况的分析,可以帮助该校管理决策者从局部到整体,对于该校的知识产权状况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以便提供决策参考。目前,已有部分学者对于某些高校的专利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3-7],但对于具体学校的实际专利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的文章还是相对较少。本文应用专利分析工具Incopat,对北京化工大学1994-2019年间所申请的专利进行了分析研究。

  1北京化工大学专利分析

  在1994-2019年间北京化工大学专利申请总量为8718件专利,发明专利申请量为8091,占比92.81%,实用新型620,占比7.11%,外观设计7件,仅占0.08%,符合高校专利申请以发明专利为主的特点。在该校8718件专利中,授权专利总量为4576件,专利授权比例为52.49%。有效专利数量为3024件,占比34.69%。专利存活率66.08%,由此可见该校的专利技术水平还是不错的。在8718件专利中,目前还维持有效的专利比例为34.69%,还处于实质审查阶段的专利占比为22.85%,剩余超过40%的专利均已失效。其中,专利权到期自动终止的占16.81%,发明专利申请后主动撤回专利占16.66%,实用新型避免重复授权放弃的专利占1.19%,还有5.89%的专利未通过实质审查而被驳回。由此可见,该校的专利从申请总量,专利授权比例以及专利存活率来看还是不错的,但也存在专利流失较为严重的情况。

  1.1专利申请的技术构成分析

  将检索结果做技术构成分析,发现北京化工大学所申请的专利以B部类和C部类为主,其中专利IPC分类号B01J(化学或物理方法,例如,催化作用、胶体化学;其有关设备)技术领域的专利数量最多,共1235件。其次是C08L(高分子化合物的组合物)技术领域,共1058件。处在第三位的是853件C08K(使用无机物或非高分子有机物作为配料)技术领域的专利。说明这些领域是该校专利布局重点领域,与该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科的大化工特色相吻合。

  1.2合作专利分析

  对于高校来说,通过合作申请专利,尤其是与企业合作申请,有助于促进知识产权成果的运营与转化。对该校的专利做合作申请人分析发现,该校与地方共同建立的研究院在合作专利申请方面贡献最大,其中与北京化工大学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合作申请的专利高达424件,苏州(项城)研究院也有一定的贡献(23件)。其他与该校合作申请专利的单位以企业为主,其中中石油(包括天然气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与化工大学合作最多的企业申请人,高达98件专利,其次是蓝星(北京)化工机械有限公司(34件),充分体现了该校化工材料类传统学科的优势。此外,该校还与全国名校清华大学有22件专利的合作申请。

  1.3境外专利申请与布局分析

  通过对北京化工大学境外专利的申请情况进行统计,在所有申请专利中,共有321件专利申请了境外知识产权保护,仅占北京化工大学专利申请的3.7%,与郭倩玲2017年所做的统计结果4.8%相比有所下降,说明过去的这三年虽然专利申请总量大大增加,但是境外专利申请的增量不仅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境外专利申请中,以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78件排在首位,其次是美国68件排在第二,欧洲专利局21件排在第三。

  1.4专利转让情况分析

  专利权转移是专利运营的主要形式之一。北京化工大学8718件申请专利中,有227件发生了专利权的转移,占申请专利的2.6%,该比例比郭倩玲2017年统计的转让比例1.3%的结果提高了一倍[5],说明近几年北京化工大学已经开始重视专利运营了。该校发生专利权转移的企业或投资人共涉及98家,比三年前增加了37家。4件以上的主要专利受让人共有11家,由郭倩玲2017年的统计数据[5]可知,那时受让专利数量最高为5件的公司仅有两家(宁波力劲机械有限公司和山东道恩北化弹性体材料有限公司)。而此次统计结果可以发现,虽然该校对于这两家公司在2016年以后没有再增加转让专利数量,但是又增加了其他4家专利转让数量达到5件的公司。尤其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12月一个月内,该校一次性转让给肖彦社的投资人6件专利,说明近几年该校在积极加强与企业或者有实力的投资人的联系,扩展专利运营的范围,积极促进专利成果转化。得到4件专利转让的企业比三年前增加了2家。

  1.5专利许可情况分析

  专利许可是专利运营的另一主要形式之一。该校仅有72件实施了许可,三年时间实施许可的专利仅比2017年统计结果增长了7件,许可专利仅占专利申请总量的0.8%,比2017年统计结果下降了0.5个百分点[5]。对被许可人排名分析,可知该校专利被许可人共涉及49家企业,比三年前仅增加了一家。被许可2件以上专利的企业为10家,其中江苏江昕轮胎有限公司得到13件专利许可,排名第一,该公司比三年前增加了5件,说明其与北京化工大学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江苏金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济源市蓝曼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和苏州海基环能科技有限公司各得到3件专利许可,克拉玛依市科能防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等其他六家公司均为2件,剩下的39家公司被实施许可的专利只有1件。

  2北京化工大学技术创新、专利产出、运营及建议

  通过对北京化工大学专利申请状况多方面的分析,以及与2017年郭倩玲所做的统计分析作比较[5],可以总结出该校知识产权保护及专利运营等方面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2.1北京化工大学技术创新、专利产出及运营的优势

  (1)北京化工大学专利主要以发明申请为主,专利授权比例为52.49%,有效专利比为34.69%,专利存活率为66.08%,由此可见该校的技术创新水平还是不错的。(2)该校所申请的专利中,其技术构成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化学或物理方法、高分子化合物的组合物及使用无机物或非高分子有机物作为配料的技术领域的专利,与该校的大化工类的传统优势学科相吻合。(3)该校专利转让数量虽然占比还是比较低,仅为申请总量的2.6%,但比三年前的统计的1.3%的结果已经提高了一倍。由转让专利趋势也可以看出,2017-2019年这三年专利转让数量大大提高。该校发生专利权转移的企业或投资人也比三年前增加了37家,这都说明了该校对于通过专利权转移实施专利运营的重视,在通过专利让促进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方面的意识正在提高。

  2.2北京化工大学知识产权保护及运营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虽然北京化工大学专利申请数量逐年攀升,但专利转让和许可的比例都不高,分别占2.6%与0.8%。与企业合作申请专利数量并不是很多,说明该校的大部分科研还仅仅局限于学校内部的实验研究,这也是阻碍专利成果转化的主要原因。(2)该校境外申请专利的占比并不高,仅占专利申请总量的3.7%,与三年前的统计结果4.8%相比有所下降,说明过去的这三年虽然专利申请总量大大增加,但是境外专利申请的增量不仅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可能的原因除了专利质量的原因之外,还因为国外专利申请与维护费用很高,而在学校的业绩考核指标中并没有对于境外专利申请有特别的要求,致使科研人员面对昂贵的境外申请费用没有境外专利申请的动力。

  2.3对于北京化工大学知识产权保护及运营的建议

  (1)决策管理者应该将境外高质量专利的申请与授权,高价值专利的运营与转化等方面的内容制定详细的指标,纳入学校考核体系,并出台相应的激励措施来调动科研人员境外申请专利及专利运营与转化的积极性。(2)对于科研人员来说,不仅应该注意提高优秀知识产权成果的境内外申请保护的意识,更重要的是要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做好高价值专利的培育与布局工作,大力提高专利质量。积极与企业加强联系,并向企业推广自己的专利成果,或者成立初创公司,促进知识产权的运营与转化,将高校的科研成果服务于企业,促进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3)科研人员应该加强与图书馆情报信息服务部门的合作,将对于科技情报信息的挖掘与利用贯穿于整个科研立项、具体研究方案、专利撰写与申请及项目结题等过程的始终,避免科研的重复投入,加强对于同行业领域其他科研人员和企业的相关研究情况及专利申请和布局的了解,提高专利申请的授权率和专利质量,并做好自己的高技术含量专利的培育与布局。

  参考文献:

  [1]宋伟宏.高校专利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以河南科技大学为例[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33):21-23.

  [2]贠强,陈颖健.从专利的角度看我国高校技术创新现状和问题[J].科技管理研究,2010,30(15):143-148.

  [3]宋伟宏.高校专利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以河南科技大学为例[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33):21-23.

  [4]李玢,付少帅,连慧.基于Incopat数据库的中国民航大学专利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19):252-254+25.

  [5]郭倩玲,谢智敏,张杰.高校专利运营能力情报分析———以北京化工大学为例[J].中国科技信息,2017(21):17-19.

  [6]赵国璧,赵郁.复旦大学与北京大学之中国公开专利分析[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6(09):43-46.

  [7]郭倩玲,孙秀良,谢智敏,等.北京化工大学科技创新能力分析———基于Innography平台的北京化工大学专利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24(20):154-157.

  作者:张慧卿 谢智敏 郭倩玲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