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设计与人机工学__期刊目录网,论文发表,发表论文,职称论文,名作

所属栏目:计算机应用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2011-02-25浏览量:179

副标题#e#[文摘]设计中所面临的各种因素,如人机操作、使用物的功能与结构、形态的人文特征等等,都反映了人—物、物—人交流的途径与方式。而设计的核心是“人”。以前的人机界面是研究人—机矛盾,适用于物、理分析而缺乏创新分析,相对研究人—物—环境—信息关系的“设计艺术”则显得较为片面。所以探讨设计界面,即人—物、物—人界面是有意义的。
  关键词:界面人机尺度
  在人类所进行的设计活动,这里所说的设计是指人们在自然和人文科学的导引下对社会历史环境和自然物质的不断改造从而适应人本身需求的这样一个过程。时间推算到19世纪中叶工业改造的完成,人类以机器生产机器,并在生产与生活中对机器产生了依赖的作用,以至后来的信息革命、IT产品的到来也都是以这种关系带给人们改变的。整个社会构成方式、自然环境、人们的生活与行为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样一个需要新的方法来解决人—物之间的关系使之匹配于人本身也使人与环境相统一的时代到来了。
  在这里所谈论的是在人—物之间产生传达与接受关系的“界面”或说“人机界面”,它的主要内涵则是研究人在使用产品时所发生的一切关联、关系。“人机界面”是指人机间相互施加影响的区域,凡参与人机信息交流的一切领域都属于人机界面。而设计艺术是研究人—物关系的学科,对象物所代表的不是简单的机器与设备,而是有广度与深度的物;这里的人也不是“生物人”,不能单纯地以人的生理特征进行分析。“人的尺度,既应有作为自然人的尺度,还应有作为社会人的尺度;既研究生理、心理、环境等对人的影响和效能,也研究人的文化、审美、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要求和变化。”
  一、设计界面的存在
  美国学者赫伯特.A.西蒙提出:设计是人工物的内部环境(人工物自身的物质和组织)和外部环境(人工物的工作或使用环境)的接合。所以设计是把握人工物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接合的学科,这种接合是围绕人来进行的。“人”是设计界面的一个方面,是认识的主体和设计服务的对象,而作为对象的“物”则是设计界面的另一个方面。它是包含着对象实体、环境及信息的综合体,就如我们看见一件产品、一栋建筑,它带给人的不仅有使用的功能、材料的质地,也包含着对传统思考、文化语意、科学观念等的认知。“任何一件设计作品,都必须超出作品中所包含的那些个别物体的表象”。分析“物”也就分析了设计界面存在的多样性。
  为了便于认识和分析设计界面,可将设计界面分类为:
  1)功能性设计界面接受物的功能信息,操纵与控制物,同时也包括与生产的接口,即材料运用、科学技术的应用等等。这一界面反映着设计与人造物的协调作用。
  2)情感性设计界面即物要传递感受给人,取得与人的感情共鸣。这种感受的信息传达存在着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情感把握在于深入目标对象的使用者的感情,而不是个人的情感抒发。投入热情,不投入感情,避免个人的任何主观臆断与个性的自由发挥。这-界面反映着设计与人的关系。
  3)环境性设计界面外部环境因素对人的信息传递。任何一件或一个产品或平面视觉传达作品或室内外环境作品都不能脱离环境而存在,环境的物理条件与精神氛围是不可或缺的界面因素。
  应该说,设计界面是以功能性界面为基础,以环境性界面为前提,以情感性界面为重心而构成的,它们之间形成有机和系统的联系。
  二、设计界面中功能与形态的辩证统一。
  有人以功能论来评判设计。“功能决定形态”曾是20世纪上半叶的设计格言,它的提法是片面的。这是因为:第一,功能不是单一的,它包括使用功能、审美功能、社会功能、环境功能等。“过分追求单一的功能会导致将许多重要内容(装饰性、民族性等)被排斥掉”。而且“有些内容并不是‘功能’的概念所能包括了#p#副标题#e#的,更何况物质和精神的内容也并不是时时处处等质等量的融洽在一个统一体中,随产品的不同、时期的不同,它们各自的主次地位也随之变化”。在现今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情感因素越来越成为设计的主要方面。物质意义上的功能在保持其基础地位的情况下,却日益不能代表情感诉求的表述;第二,按“形态服从功能”而设计的产品,对于不熟悉它的使用者来说是难以理解的,产品要为人们所理解,必须要借助公认的信码,即符号系统;第三,满足同一功能的产品形态本来就不是唯一的,像汽车等成熟的产品,年度换型计划等措施成为商品经济中日益不可避免的现象。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出现设计的专业需求,而这时人们的基本物质需求已能满足,简单地以物质性功能来决定设计是不恰当的。
  相反,设计界面体现了人—物交流信息的本质,也是设计的内涵,它包括了设计的方方面面,明确了设计的目标与程序。
  三、设计界面与人的关系分析
  按照设计界面的三类划分,有助于考察设计界面的多种因素。当然,应该说设计界面的划分是不可能完全绝对的,三类界面之间有涵义上也可能交互与重叠。
  1功能性界面
  对功能性界面来说,它实现的是使用性内容,任何一件产品或内外环境或平面视觉传达作品,其存在的价值首要的是在于使用性,由使用性牵涉到多种功能因素的分析及实现功能的技术方法与材料运用。在这一方面,分析思维作为一种理性思维而存在。如果作为一种处理方式来设计产品,则这种产品会使多种特征性(如民族性、纯粹性)因素中性化,如果去除产品商标,就很难认出是哪国的或哪个公司的产品。当然,这方面也说明了产品中存在着共同性因素,它使全人类能做出同样的反应。人的感觉和判断能力有着国际性的、客观性的特征。
  2情感性界面
  一个家庭装饰要赋予人家居的温馨,一副平面作品要以情动人。其实任何一件产品或作品只有与人的情感产生共鸣才能为人所接受。现代符号学的发展也日益这一领域开拓,以努力使这种不确定性得到压缩,部分加强理性化成分。符号学逐渐应用于民俗学、神话学、宗教学、广告学等领域。同时,符号学还用于分析利用人体感官进行的交际,并将音乐、舞蹈、服装、装饰等都作为符号系统加以分析研究,这都为设计艺术提供了宝贵与有借鉴价值的情感界面设计方法与技术手段。
  3环境性界面
  任何的设计都要与环境因素相联系,它包括社会、政治和文化等综合领域。处于外界环境之中,“是以社会群体而不是以个体为基础的”,所以环境性因素一般处于非受控与难以预见的变化状态。
  联系到设计的历史,我们可以利用艺术社会学的观点去认识各时期的设计潮流。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指出:“文学艺术是人的创造物,原则上是由创造它的人所处的环境条件决定。”法国文艺理论家丹纳认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性质面貌都取决于种族、环境、时代三大因素”。
  环境性界面设计所涵盖的因素是极为广泛的,它包括有政治、历史、经济、文化、科技、民族等,这方面的界面设计正体现了设计艺术的社会性。
  以上说明了设计艺术界面存在的特征因素,说明在理性与非理性上都存在明确、合理、有规则、有根据的认识方法与手段。
  成功的作品都是完善地处理了这三个界面的结晶。如贝聿铭设计的卢浮宫扩建工程,功能性处理得很好,没有屈从于形式而损害功能;但同时又通过新材料及形式反映新的时代性特征及美学倾向,这是环境性界面处理的典范;人们观看卢浮宫,不是回到古代,而是以新的价值观去重新审视、欣赏,它的三角形外观符合了人们的心理期望,这是情感性界面处理的极致。
  四、设计界面中人的因素
  设计界面所包含的因素是极为广泛的,但在运用中却只能有侧重、有强调的把握。设计#p#副标题#e#因素虽多,但它仍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的结果是物化的形,但这个形却是代表了时代、民族等方面的意识,并最终反映出人的“美”的心理活动。
  设计师自身对社会环境也要进行深入的认识与考察,对设计的作品取向有明晰的认识:是否符合人们的消费预期?是否能感受到人们的审美知觉?日本设计师佐野邦雄先生曾作一图——生活的变迁与设计师的课题,将日本及世界上某些非常有影响性的事件,如技术的进步、企业的发展等等都进行了归纳,进而对设计有了深入的认识与感悟。
  结语
  综上所述,人机工程学为界面的人性化设计开拓了新的设计思路并提供了独特的设计方法和理论依据。
  首先,为设计中考虑“人的因素”提供人体尺度参数,分析人在劳动时的生理变化、能量消耗、疲劳程度以及对各种劳动负荷的适应能力,探讨人在工作中影响心理状态的因素,及心理因素对工作效率的影响等。这些数据可有效地运用到界面设计中去。
  其次,为设计中“产品”的功能合理性提供科学依据:现代设计中,如搞纯物质功能的创作活动,不考虑人机工程学的需求,那将是创作活动的失败。因此,如何解决产品与人相关的各种功能的最优化,创造出与人的生理和心理肌能相协调的“产品”,这将是界面设计中,在功能问题上的新课题。
  最后,为设计中考虑“环境因素”提供设计准则:通过研究人体对环境中各种物理因素的反应和适应能力,确定了人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所处的各种环境的舒适范围和安全限度,从保证人体的健康、安全、合适和高效出发,为设计方法中考“环境因素”提供了设计方法和设计准则。
  以上几点充分体现了人机工程学为设计开拓了新设计思路,并提供了独特的设计方法和理论依据。要运用好设计的界面,理性的认识是首要的,其次就是创造性的,而且是有实效性的分析、处理信息。设计不是一成不变的,分析方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设计的界面同样是在人—物的信息交流中变化发展。
  
  
  文献引用:
  《人机界面设计》罗仕鉴朱上上孙守迁编著出版时间:2004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人机工程学》丁玉兰主编出版时间:2007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主编出版时间:2002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高阳(1982年4月),河北石家庄市人,助教,主研方向:工业设计    

查询与领取

相关阅读